六月飛熊 作品

337. 第 337 章 話說得太早,沒有……

軍臣若要打擊漢室,走匈奴左部將代國與燕地盡數拿下是最有效的。




熟悉戰國史的人都很清楚一個趙國、一個燕國,不是被中原國家欺負,就是想著如何抵抗北方戎狄。而對漢史,唐史略有研究的人一定不會對這兩地名感到陌生——雁門、漁陽。




河套之地之所以重要,就是因為陰山、賀蘭山、祁連山形成一道天然防線。河套一收,入侵中原大地的路便只剩下祁連山與門戶大敞的渤海一帶。




軍臣雖有報復之心,但也未因丟了河套而喪失理智,所以在理智迴歸後首先想的是找右賢王商談。




白羊、婁煩一滅,僅以祁連山下的盧侯部與若侯部是擋不住大月氏的,搞不好在主力返回王庭前,這兩部就莫名其妙地消失了。




一想到這兒,軍臣的腦子疼得快要四分五裂。




河套一丟,於屠日禪那不經事的小子肯定會把折蘭部的主力調回王庭。不過從現實利益的角度來看,於屠日禪的做法也沒啥問題。畢竟相較於外部的刀子,無論是軍臣還是羅姑比,亦或是還沒翻臉的於單兄弟,都很清楚來自內部的刀子才是最可怕的。




國內有事必安外,國外有事必安內。




軍臣能懂的道理,羅姑比這個過了六十的老匈奴自然懂。他很清楚軍臣打代國,一定會把僕從國與匈奴右部盡數“綁上”。可他更清楚恨歸恨,無論是他還是軍臣都不可能分裂冒頓的匈奴帝國,所以在攻打大漢時,最前方的還是來自殘部與僕從國的炮灰,其次才是不太聽話的右賢王部與左谷蠡王部。




“鬧歸鬧,但肉得爛在自家鍋裡。”




老上的話至今縈繞在軍臣耳邊,使他在對羅姑比的判斷上出了差錯。




估計冒頓分封諸子時都沒料到羅姑比一脈能繁衍到就差一個自治的名分。老上在時就已意識到匈奴右部的分裂傾向,所以借大月氏的存在削弱弟弟,結果卻讓羅姑比打出威名,同時把西域控制在匈奴右部的勢力範圍裡。




沒辦法,一計不成又生一計的老上扶持自己的義弟獵驕靡與右賢王部打擂臺,然後往河套與右賢王部的牧場瘋狂摻沙——白羊部、婁煩部、休屠部、折蘭部。




軍臣光是列出他與老上安插在匈奴右部的小王,就能體會到羅姑比的窒息——說是把右賢王的部落包成餃子也不為過。




當然,軍臣往那裡插|人除了限制右賢王部的發展,還有監視大漢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