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飛熊 作品

第168章 第 168 章

 “勢不兩立。”

 要說那汝南郡守周書也是狠人,得知新蔡遭到劉濞大軍的進攻後帶著親兵和全家過來支援,十分漢子地與前線士兵同進同退,一副“勞資就算死,也要跟你們死在一塊”的架勢。

 也正因為周書的不要命之舉,新蔡人的反抗力很高,高到劉濞的大軍在這兒栽了個大跟頭。

 其所犧牲的士兵更是差點堵了在此交匯的兩條河流。

 “堂叔,堂叔要不咱們別打了,沒必要在硬骨頭上磕得頭破血流啊!”沒見過這種場面得劉安抓著劉濞的手臂,幾乎是哭求道:“咱們換個地方,換個地方打吧!”

 而且硬骨頭的不知有周書,還有封底在汝南的徹侯們。

 誠然,無論誰當皇帝,他們這群祖輩跟著高祖入關的都能舒舒服服地活著。可是人們總歸是有“憑什麼是我倒黴”的心態。

 尤其是劉濞的大軍裡有一半都是亡命之徒和強徵來的黔首,指望他們手下有分寸還不如指望關中不削藩。是以在劉濞的大軍久攻不下的這些天裡,周圍的縣都遭了殃。

 那些封底在汝南的倒黴徹侯們要麼是帶著家僕和周書一起跟劉濞的大軍玩命,要麼是進京哭訴劉濞真不是個東西,不僅縱容手下士兵燒殺搶掠,更是連徹侯之家都不放過。其間雖有誇大其詞的意味,但是在戰爭的環境下,這種誇大其詞也誇張不到哪兒,反而令關中對劉濞的厭惡感上升到了新的高度,使得手法不那麼漂亮,自先帝起就有削藩之意的皇帝美美隱身。

 不知送走多少個徹侯的劉啟頭疼地按著暴起的青筋,緩緩問道:“這是第幾個過來哭訴的徹侯了?”

 一旁的宦官令答道:“第五個,但是加上他們的姻親與女眷,怕是不止這麼些。”

 “女眷那邊還是得勞煩皇后。”

 薄姬年紀大聽不得這些,竇太后又因梁王劉武而被劉啟軟禁,所以接待徹侯女眷的重任就只能託付給薄皇后。

 好在經過這些年的鍛鍊,薄皇后雖不似她的丈夫兒子般精通廢話文學,但也能以平靜的姿態應對那些哭得死去活來的女眷。

 當然,能進宮的都是聰明人,更清楚薄皇后管不了事,所以她們的哭訴與其說是哭給薄皇后聽,不如說是哭給劉啟聽。

 為的是逼劉啟令周亞夫快點行動以減少他們的損失。

 田地毀了還能恢復,可人口沒了那就不是一兩天能緩過氣的。

 劉啟對此心知肚明,但將在外而君命之有所不受。

 縱使劉啟一直都為上不了前線而感到遺憾,但是對於自己的斤兩他還是有點自知之明的,所以在周亞夫帶兵離開後便沒有下達軍事上的任何旨意,給了將領充分的信任與指揮權。

 只是幾個徹侯的哭泣就能讓劉啟回心轉意?

 呵!

 這隻怕是夢裡才會發生的事。

 翻開公務的劉啟決定明天就不再接見前來哭訴的徹侯。

 只是在翻開手邊的第一份公務後,看清上面寫了什麼的劉啟面色一沉,隨即將其丟在地上。

 “真是無面無皮的惡臭玩意。”

 宦官令下去將奏疏撿起,放於劉啟的手邊後緩緩退下。

 劉啟的胸膛劇烈起伏著,眼珠也跟著顫抖了好幾次,最後還是敗於現實又咬牙切齒道:“通知內史做好迎接淮南翁主與淮南王庶子進京的準備,另外……”

 預判了能力在淮南王后之上的劉啟面色凝重道:“提醒梁王看好宗廟,不要讓淮南王的孩子有哭廟的機會。”

 “諾。”宦官令應聲後沒有立刻去辦,而是秉著為君分憂的想法大膽提議道:“陛下若怕淮南王的子女藉機哭廟,何不以太皇太后或皇后的名義請其過去做客,然後……”

 宦官令到底是臣下,所以不敢對淮南王的子女說出那等大逆不道的話:“梁王殿下到底是男子,看住淮南王庶子還行,可是那淮南翁主……”

 不得不說,宦官令還是有幾分運氣的。

 歷史上的淮南翁主劉陵可是和她表面功夫一流的阿父一樣難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