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吃螺螄雞的陸凡兄 作品

第 1182章 隨手之舉——公交線延遲

  “話說,王書記有什麼心事?為啥能寫出這麼傷感的歌曲?”

  “誰人不曾是少年,誰不惜取少年時,王書記也曾年輕過!”

  “我在想王書記到底是官場中人,還是娛樂圈的?好像有不少佳作。明明能憑能力為人民服務,為何還要靠才華驚豔世人?”

  “王書記是官員裡最會寫歌的,寫歌中官最大的,不接受反駁!”

  “可能書記唯一的短板就是唱功,要不然就憑他的才華,同樣能在娛樂圈混的風生水起。”

  “樓上是傻逼,鑑定完畢!王書記是省委書記!只要他願意,整個娛樂圈都能在治下!有必要去‘混’?那是去統領娛樂圈!”

  反正睡不著,王鴻濤看了會粉絲的留言,忽然發現粉絲已經增長到了6億,大概是滇省人民的功勞。

  留言裡什麼內容都有,尤其是反映滇省問題的特別多,比如一位網友反映今天去的賓川縣存在缺水問題,因為水果種多了,地表都沒水了。

  有的反映當地的腐敗問題,有的反映產業發展問題,有的提出民生問題,有的提出企業扶持問題,總之五花八門、包羅萬象。

  王鴻濤非常重視,開始分門別類、歸納整理,忽然發現這是非常好的瞭解基層實際情況和需求的通道,如果利用起來,比下去調研效果強多了,而且還能節約大量的時間。

  現如今,最大的問題是下面的聲音傳不上來,導致制定政策沒有針對性、實效性。王鴻濤非常願意聽基層的同志彙報工作,但是最大的困難就是時間問題。

  而且,有時候去基層調研,當地幹部在接待、保衛、安排視察、彙報情況等環節上精心組織,周密策劃,在領導周圍形成一個個有形無形的“包圍圈”,目的只有一個,就是要讓領導看到、聽到他們希望讓領導看到、聽到的東西,而把他們不希望讓領導看到聽到的那些東西,包括群眾的疾苦、基層生產的實際,統統被排斥在上級領導的視聽之外。地方幹部如此作為,是對上級領導的“信息矇蔽”,是對上級領導知情權的蓄意侵犯。

  在日常工作中,王鴻濤不可能親自閱讀每一封舉報信,但哪怕像抽獎那樣定期從一萬封信中隨機抽取一封認真閱讀,或許就能發現一條有價值的信息,瞭解到一個帶有普遍性的基層動態。當今網絡時代,網絡表達是基層民意表達的一種重要形式。普通人尚且充分利用信息傳播與交流的便捷手段,盡享“天下信息皆備於我”之樂,領導幹部豈有棄網絡不用棄知情權不張之理?

  領導幹部必須“眼觀六路,耳聽八方”,不斷提高信息管理與科學決策水平,鬥音,真的可以成為工作的利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