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吃螺螄雞的陸凡兄 作品

第668章 對地鐵建設的新要求

王鴻濤問道:“地鐵建設的錢都到位了嗎?”

馬偉回道:“書記,資金全部到位。”

王鴻濤又問:“參照一下其它城市,一條地鐵的建設年限是多長?”

馬偉小心翼翼的說道:“書記,一般4—5年。”

王鴻濤面帶不悅道:“錯了,一般是4年—4年半,很少超過5年的。我看了下,長安這6條在建地鐵線按照目前的推進速度,到通車後,建設年限均超過了5年,有些甚至超過了5年半,這個速度我非常不滿意!”

看到馬偉欲言又止的樣子,王鴻濤說道:“不要拿長安古墓多說事,其它城市的古墓也不少,這不是合理的藉口,只能說明你們規劃不到位。開展工作,就要有預見性,把各種困難因素都考慮到位,並提前拿出有效的應急預案,而不是挖出一個古墓停一兩個月,長安的發展能等得起嗎?納稅人的血汗錢能糟蹋的起嗎?為什麼不提前把考古人員的數量準備到位?是費用問題嗎?那你們有沒有想過,成千上萬的工人,人皮馬伕的在那多幹一年,吃喝拉撒和工資,要耗費多少資金?那是幾個考古隊的費用能比的嗎?我看,還是觀念有問題,根源上是沒有時不我待的緊迫感、慢不得的危機感、等不起的責任感、捨我其誰的使命感!我有句話要勸告你們:懶政怠政也是一種腐敗 !我提個要求,這六條地鐵線的通車時間全部提前半年以上,而且質量不減、標準不降,有困難隨時找我。如果達不到,那就是你們的能力問題,市委必須考慮有能者居之。再說說規劃中的地鐵線路吧。”

馬偉此時感覺後背發涼,伸手擦了擦冒出來的冷汗,穩了穩心聲繼續彙報:“書記,5條地鐵有望今年開工,分別是8號線、14號線、5號線二期、2號線南北延伸線、1號線三期。3條地鐵力爭年底開工,分別為10號線、15號線一期、3號線二期。啟動3條地鐵勘察設計工作,分別為7號線一期、11號線、16號線一期。”

王鴻濤問道:“長期以來,受地形和其他因素限制,擁堵成為長安面臨的頑疾,制約著城市發展,也給市民出行造成極大不便。備受擁堵之困的長安市民對地鐵建設寄予厚望,希望通過發展地鐵向地下要空間,解決交通擁堵,優化城市格局。地鐵建設既是民生工程,也是民心工程。

地鐵的快速通達性,也大大擴展了沿線居民的出行區域,為帶動城市經濟發展貢獻了積極影響。

你們重任在肩,必須迎難而上,克服種種施工難題,8條地鐵線全部要於6月份前開工。勘察設計的那三條線路要於12月前開工建設,積極回應市民的期盼,把長安軌道交通使命扛起,實現新的跨越。這是市委下的死命令,完不成任務,那麼不換思想就換人、不負責就問責、不擔當就挪位、不作為就撤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