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吃螺螄雞的陸凡兄 作品

第442章 忽如其來的舉報



 下班後,王鴻濤走出辦公室,略顯疲態。


 剛下了樓,幾個幹警走過來說:“王書記,我們相信您,也支持您!”


 還不到一會,大家問詢立刻圍了過來,異口同聲說道:“王書記,我們支持您!”


 這一聲聲的支持聲,讓王鴻濤特別感動,強忍著淚水,微笑著說:“同志們,下班了,都回家去吧,我相信清者自清,感謝同志們的信任!”


 當天晚上,王鴻濤發現網上關於自己的報道全部銷聲匿跡,甚至一些網站還站出來闢謠,一些網站甚至出來道歉。


 第二天,省委宣傳部發出聲明:關於銀州市委副書記王鴻濤的網絡流傳照片和舉報純屬造謠,謠言歪曲事實,背離真相,無中生有,蠱惑人心,貽害匪淺。


 我國是法制國家,任何行為都不能逾越法律的紅線。秦省會拿起法律的武器,向肆虐的網絡謠言“開戰”,保護幹部的合法權益。對故意造謠的違法者從嚴從重處理,深查深糾,不縱容一個壞人,做到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最


 後奉勸那些網絡造謠者,害人者必害己。法網恢恢,疏而不漏,別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等到身陷囹圄,後悔已晚。


 最後,人民日報竟然發表了一片社論,公開為王鴻濤站臺,並且嚴厲批評了網絡造謠現象,社論指出:遏制謠言之戰,作為政府,要根據新情況、新問題,及時出臺相關法律法規,加強對網絡的規範和監管,嚴懲少數不負責任的不法網站,遏制少數網站轉載虛假信息賺取眼球以牟利的衝動;作為網站,要重視社會效益,擔負社會責任,依法辦網,文明辦網,從嚴自律,在面臨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考驗時,要自覺把社會效益放在第一位,不做打法律“擦邊球”甚至違法違規的無良逐利者,不能靠傳播謠言“搏出位”的方式來“賺眼球”、“謀發展”,嚴格按法律規定經營;作為網民,要文明上網,對自己的言行負責,一言一行都不越道德和法律的樊籬,對網上各種熱炒消息、傳言,要慎思之、明辨之,不隨眾、不起鬨、不上當,保持一份新時期網民的理性與清醒。要做到不信謠、不傳謠,還要力所能及地闢謠,主動進行反擊和駁斥,擔負起一名“網絡公民”的責任,為營造良好網上環境作出自己的貢獻。


 古志強看著人民日報的社論,知道此事到此為止,不會有任何人會為此為難王鴻濤,這次的輿論戰以失敗告終。


 經過周密的調查,古志強發現,王鴻濤在從政的路上,經濟方面乾淨的如一張白紙,女色方面沒有任何緋聞,政績方面大的嚇人,能經得起任何誘惑,簡直就像一個完人,讓人心生妒忌,對於這種對手,有種老虎吃天、無從下手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