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徒文曲 作品

第662章 知青下鄉可選擇

正當修路建廠工作全面鋪開之時,1979年的高考開始了。經過各地招生辦的反饋和呼籲,全國高考時間提前了10天,改在6月17日到19日。

這本來和雲鵬的工作任務無關,但是,隨著高考的結束,高三畢業生的去向擺上了日程。公主鎮有3000多畢業生,參加高考的只有1000名,能錄取的也就100名左右,這麼多青年無事可做,社會穩定壓力驟然上升,知青辦又忙碌起來了。

根據1978年全國知青工作會議精神,不搞動員了,也不組集體戶了。但是給知青的補助政策除了不給建房費了,其他的沒有明文取消,英城地區也沒有再給各縣下達接收指標。

雲鵬讓五七辦把全縣1000個集體戶的情況及生產隊的情況在革委會公佈了,讓畢業生自願選擇。出現了四種情況:

一是南部戰區的集體戶出現了報名人多,超容納的情況,因為這些集體戶離家近,騎自行車就能往返,很多子女多的家庭是奔國家給的一年領糧款去的;

二是頭道圈等日值高的知青點報名人多,也出現了超容情況,因為有些畢業生要掙錢,證明自己能自食其力,為家庭做貢獻;

三是男生報名多,女生報名少,因為男生中一部分是奔參軍去的,農村參軍的名額比城裡多;

四是女生多是處了對象才隨男生報名的,這類報名者不是很多,但是非常積極,不挑遠近,只挑日值,大有經濟獨立的志氣。

這給五七辦出了難題,90%的集體戶無人問津,竟出現了十幾個人爭一個名額的局面。

雲鵬想了一個沒辦法的招,把選擇權讓給了報名較多的集體戶戶長和所在生產隊的隊長。一時間,戶長和生產隊長的身價提高了,竟不知道怎麼用他們的權力了。

但是,他們的集體戶的人數被限制了,他們必須做出選擇。於是,和生產隊長攀親的人多了,因為插戶的第一個原則是可以投親。這些生產隊長說:“原來都是我們進城找親戚,看城裡人的臉子,這回風水輪流轉了,沒想到屯老二也成香餑餑了。”

這一招雖然簡單,但是很好用,把畢業的選擇推向了日值高的生產隊,這些生產隊也釆取了這個方法,使下鄉插戶成了馬拉松賽。五七辦每天都在接待持集體戶和生產隊隊長條子來辦插戶插隊手續的知青,成了他們的日常業務。他們很有失落感,往日的權力變成了辦手續,還要笑臉相迎,笑臉相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