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徒文曲 作品

第527章 農工商齊頭並進

石書記有了農工部,春耕的事不用他操心了,便把精力都放在了工地上,每天行程200公里,巡視8個工地,在巡視中順路去看春耕。他是學農的,感到今年的墒情是老天眷顧他,只要抓住農時,一次播種,一次出全苗,種植計劃就大功告成了。每天看到那喜人的麥苗,都讓他喜笑顏開。

經過20多天的施工,8個工地的基礎都高出了地面:

麵粉廠建在了南窪子糧庫院內,投資60萬元,年加工5萬噸小麥,能出8000萬斤麵粉,1000萬斤麥麩子,加工每斤麥子2分錢,可掙毛利200萬元,麩子和麥殼也值20萬元,財政能收入90萬元利潤,當年投資當年可見利30萬;

農機公司辦事處投資40萬,今年只要經銷1000輛播種機和收割機,營收額就能達2500萬元,可收營業稅75萬元,當年增加財政收入35萬元;

磷肥廠投資30萬元,年生產磷肥5萬噸,每噸掙20元,利潤可達100萬,財政當年增收70萬;

水泵廠是由范家鎮農機修理站改建的,有廠房,只需投資50萬元購進加工設備即可,年生產水泵1萬臺,每臺200元,產值200萬。鑄造由播種機廠翻砂車間完成,利稅能收入60萬元,當年可增加財政收入10萬元;

農機修造廠投資100萬元,和播種機廠利潤分成,500輛播種機可分到200萬元,只要車能賣出去,這裡最掙錢;

糠醛廠投資80萬元,年產糠醛2000噸,能賣120萬元,毛利40萬元,今年可收20萬元;

造紙廠投資80萬元,年產包裝紙5000噸,每噸300元,產值可達150萬元,原材料不用花錢,利潤可達70%,能掙100萬,當年可賺20萬;

唯有催化劑廠是為糠醛廠、磷肥廠、造紙廠提供化工原料的,要投60萬元,利潤算不出來,但是,明年會使那三個廠降低成本的。

石亞超算了,這8個項目總投資500萬,今年可收入325萬,減去60萬,還剩265萬,再減去20萬元的利息,也能剩240萬,明年可就是700到800萬啊!何愁財政收入不翻番啊!

石亞超也明白,這8個項目中,除了糠醛項目做到了產供銷一條龍,催化劑項目是供內部循環外,其他項目都存在產供銷某一方面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