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徒文曲 作品

第423章 萬人出工疏河渠

柳維嘉說:“你要把那條河岔子清出來,開閘放水,我還能給你開發出50垧水田來。你們西遼河邊上能開出1000垧稻田來。”

雷曉穎也幫腔說:“掙了錢修一座橋,不就出入方便了嗎?”

雲鵬加油說:“建橋不用你花錢,你一開水田肯定引來縣領導,他們說一句話,水利局就給你修了。你要是同意,咱們就細細地計劃一下,時間不等人啊!”

李義成說:“今天晚上咱們就把方案研究出來,我把班子成員和水利助理農業助理都找來陪你們。方案一出來,咱們就開幹!”

柳維嘉給劉木榮打了電話,說了這邊的事,劉木榮說:“500垧地,1500萬棵苗,2萬5000斤種子是2萬5000元,你讓他們出15萬元,我們包送。”

柳維嘉說:“那一棵苗合1分錢了,太貴了吧!我就給你12萬,合8釐一棵,比你賣給其他大隊多一半呢。老妹有事求他們,你給我個面子,再派幾個技術員來指導他們造田。我給你500斤吉豆豐收2號原種還不行嗎?”

劉木榮立刻答應了。因為那500斤原種能種10垧地,收2萬斤種子,能賣4萬元。

柳維嘉落實完這事腰桿硬了,侃侃而談,把長久班子成員都說服了,準備測量三天,4月9日開工。

回到鹼鍋,雲鵬立刻召開書記聯席會,以舉手表決的方式4比2通過了方案。決定一個公社出2000人,5輛推土機,100輛大車,自備糧草,由生產隊辦伙,打一場興修水利的人民戰爭。

會後,柳維嘉便帶著指揮部全體成員去分工分段定標準了。她要先把南溝子和北溝子的10裡溝渠疏通了,並在溝邊造出50垧水田來;再把蓮花塘南北的10裡舊河道取直開新渠,也造出50垧水田來;最後挖道溝,把謝泉河水引向後高家。

這一工程一共1萬5000米,要挖成底寬3寬,口寬6米,深2米的大壕,土方量13萬左右,挖出的土方用拖拉機碾壓成寬6米、高1.5米的渠邊大道。1萬2000人,每人每天1立方土,幹到穀雨,共11天,正好撤兵回來種苞米。

雷曉穎開始宣傳了,這次她用了寶泉老莊稼把式的說法,大講丁已年是火年,容易發生大旱。用危言慫聽的辦法去做動員後,又講了鹼鍋水庫水的檢驗結果,再用科學去告訴人們,只要引入活水,就能解燃眉之急。這種土洋結合的宣傳效果還真好,社員們寧可信其有,也不信其無,都去準備工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