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徒文曲 作品

第246章 長篇通迅得原種

因為有《實驗日誌》,通迅中把柳維嘉種試驗田的事寫得十分生動,並有許多科學種田的術語。這篇通迅一發表,被省農科院黨高官唐傳看到了。

省農科院就在懷仁縣的公主鎮,這個公主鎮不小,有10萬人口,既有京哈鐵路穿連,又有國道102線通過,還有一條小河橫貫東西,是一座風景秀麗、交通方便、工業基礎又很強的甲級鎮,街區面積有半個英城市區大。

小河把鎮子分成河南、河北兩大塊,鐵路又把鎮子分成了鐵南、鐵北兩個區域。

鐵南是工業和商業區,鐵北是駐軍和文化區。這個區域駐紮著空軍機場、空軍醫院、陸軍一個團、炮兵某部高炮營等4支部隊;還有省農機專科學校、縣師範學校、縣一中、縣朝鮮族中學、鐵路中學、鎮六中、城郊中學和縣朝鮮族小學、鐵路小學、鎮站前小學、育紅小學、城郊東風小學等11所學校。

省農科院座落在鐵北三道街,大門對著火車站,門前的路被取名為科研路。

唐傳不是科研工作者,是一個老紅軍,曾在延安時期的359旅當過連長,後隨105師渡黃河奔赴膠東抗日前線,又隨四野入東北,在抗美援朝戰場負傷後轉業到地方,是一個很有資格的老革命。

他轉業時已經是師級幹部了,可以留在省城工作。但是,1959年組建省農科院時,他毅然選擇到縣城居住,當上了院黨高官。

省農科院佔用了許多俄式建築和日式建築,設了農業、畜牧、果樹、農機等四個區域。農業區域又設立了水稻、玉米、高粱、大豆、小麥等研究機構,省原種繁植場隸屬於玉米研究所管轄。

唐傳看到了通迅後,便找秦書記尋問這個女知青的下落。秦書記便向他介紹了柳維嘉的情況,並藉機提出了吉麥737和吉蕎7211的原種繁育問題。

做為南方人的唐傳,始終把水稻良種繁育當成了重要一環去抓,他認為,解放這麼多年了,不僅要讓百姓吃飽,還要讓他們吃好,吃好就應該多種水稻和麥子。他對朗布開發水田十分稱讚,給予了大力支持,但是,對減少小麥種植面積卻不太贊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