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徒文曲 作品

第063章 蒙古族的遇客禮

包日楞用蒙語指揮著包里人,4個男子都出去了,先將酒桶拎了進來,任民隨手把狗皮帽子連同墨鏡放到了南邊門西的氈床上,便奔向灶口去烤手。雲鵬背了一個軍用挎包,裡面裝了他們三個人的洗漱用品,在包日楞的敦促下,放到了東面的氈床上。4個男孩則戴上瓦楞毛皮帽,在各自牆下摘下了馬鞭,出了氈房。

包日楞把雲鵬、任民請到了灶前便出去了,丁志勇則去給那個老人,他的岳父行禮遞煙了。那個大一點的姑娘出去了一會兒,拎回了一桶奶,老阿婆是丁志勇的岳母,和那個中年婦女,丁志勇的大舅嫂煮起了奶茶。

奶茶煮好了,那個小一點的女孩用銀盤先託給了雲鵬,用一雙清澈的明眸看著他說:“我叫蘇日娜,上馬背小學六年級,我會說漢語,我可以做你們的翻譯。”

雲鵬和任民喝完奶茶,渾身有了熱量,便跟蘇日娜說:“小妹妹,能帶我倆出去看看嗎?”她高興地點頭,帶著他倆出去了。

一出蒙古包,兩隻大狗便撲了上來,蘇日娜跟那狗說:“他們是我的朋友,你倆跟著我保護他們。”那兩隻大狗便不兇了,搖著尾巴跟在了後面。

包日楞在殺羊,那羊連綁都沒綁,躺在地上,脖子已經被血染紅,旁邊還趴著一隻羊,咩咩叫著待宰殺。

蘇日娜領著雲鵬和任民繞到了氈包後面,這裡的場景蔚為壯觀:有牛圈、羊欄、草垛、勒勒車、水井、水槽,牛糞堆、苞米秸稈垛;兩根水泥杆夾著一臺變壓器,兩根電線伸向通往白音蘇木的路上;變壓器兩邊有兩個棚子,一邊是鍘草機,一邊是蘑米機;變壓器扯出來的電線通向了其他氈包。

蘇日娜邊走邊解說:“我今年12歲了,是4歲時搬到這裡來住的,盟裡修了白音蘇木,架了電線,打了水井,建了固定的氈包圍牆,我們家族才結束了遊牧生活,在這裡定居下來了。開始時只有6個氈包,現在發展到了12個,還有8家正在打井,不久就要發展到20戶了。我歐沃(爺爺)的阿布(爸爸)是這個家族的首領,所以我家的氈包最大,也是馬背小學的課堂。老師每個星期都會騎著馬來給我們上課,今年夏天我就要上白音蘇木中學了,離這裡有20里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