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衣唱大風 作品

一百五十五章 屈辱

 小馬同學長得眉清目秀,正史裡記的是“長相姣媚”——這幾個字您細品哈——在翰林院裡很受同學們的歡迎,嗯,“同館頗狎之”!啥意思,不難猜吧?為了救老爹,馬檢討把心一橫,去找左亦直了。這老左快六十了,但曾經跟二十來歲的小馬做過一段時間的同學,他也曾在翰林院做檢討,而且,對小馬同學表現得關愛有加,史書上寫的是“狎之尤甚”…… 

 那陣子,左大人可爽了,朝堂裡想罵誰罵誰;下了朝,有“姣媚”的小馬“曲事更至”,翻譯過來就是曲意逢迎加無微不至有求必應,每天都是人生的癲瘋,哦,錯了,巔峰。其實小馬同學犯了一個典型的書生型錯誤:你為了救老爹犧牲自己,情有可原。但跟那幫瞪著眼睛就能信誓旦旦地顛倒黑白的王八蛋們打交道,你該一手錢一手貨才對啊!這倒好,不停地讓左忘八卸貨,付款當然遙遙無期! 

 然後老左得意忘形,被劉子奇按住了一頓暴打。劉大人也是言官,拳腳厲害,罵人的功夫更是絕不在左忘八之下,邊打邊罵,當眾把這事給抖落出來了! 

 大明有很多事,你儘可做得,卻說不得,雖只隔了一層窗戶紙,大家便默契地都裝看不到,看不到就是沒有。這下好了,窗戶紙被捅破了,左大人臉上掛不住了。別看左大人官秩低,但算清流領袖,他說話,一大幫二三品的重臣都得買賬。為了顯示“我和小馬真的只是工作關係”,跟幾個清流同僚一合計,老馬被判“杖四十,革職回籍”——潛臺詞是:明明程序合規,要是真有一腿,能判那麼重嗎?可憐的老馬和小馬。 

 本來老爹就是真冤枉,自己忍辱含垢地也搭了進去,竟然落了這麼個下場,小馬同學能不恨麼?豔名遠播,大好前程不用再想了,走到哪裡都有人指指點點,小馬同學也混不下去了,捲了鋪蓋,跟老爹一起回了涿州老家。 

 然後就意外地迎來了人生轉機。 

 話說秉筆太監李世忠,看著身體一日不如一日的聖天子,憂心如焚。好在兩個娘娘有喜了,決定去拜佛進香。李公公也是河北涿州人,是半路淨身入的宮,而且,是揮刀自宮的。淨身是個技術活兒,可不是閉眼砍一刀就完事那麼簡單,否則,太平天國洪秀全那廝,一口氣抓了幾千小童每人來一刀,無一例外全部慘死,不得已,這才用三千女官在他的天王府裡幹太監的活兒。這一行有很多禁忌和講究,有些是迷信,但也有些舉措,歪打正著地隱隱符合了某些樸素的科學原理。比如用開水燙刀子,這是消毒、比如切過之後要用麥管插進尿道里導尿、再比如,要兩個人架著在院子裡不停地走,這是讓身體最大程度地分泌腎上腺素……李公公當年不懂得消毒,忍著痛抓了把香灰止血,當然也不懂得(懂得自己也做不了)用麥管導尿,然後就聽天由命了。李公公不知道淨身前要禁一段食水,還喝了不少酒給自己壯膽,尿滲出來就感染了,身子燒得火炭似的。眼看要沒命了,掙扎著來到嘉靖年蓋的藥王廟拜藥王菩薩。不知是心理作用還是抵抗力強,很可能二者都有,李公公最終轉危為安,便有了今天。李公公一門心思認定老家保佑過自己的藥王菩薩最靈,故而跟聖天子請了假,大老遠特地回自己的福地給藥王菩薩進香。 

 李公公出了廟門便見到了跪在階下的馬全。看到那頂文士巾,心裡一動,叫馬同學上前搭話。客觀地說,李公公算是個厚道人,第一他知道種地的辛苦,所以從來沒為難過農民們、第二他對老鄉們一直都挺照顧的。聽馬全講述了自己和父親的冤情,再瞭解到這位眉清目秀的年輕人以前竟是庶吉士、翰林院檢討,李公公開心壞了:自己這可是撿到寶了!朝中那幫傢伙成天不做正經事一味地搗亂,還不是仗著自己讀過書,能把歪理講出花兒來!眼前這位是讀書人中的佼佼者,以後誰再無事生非,咱家可有有用之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