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衣唱大風 作品

一百五十章 妙計

 掉隊的士兵不用說了——每次馬隊狂風般衝過來,都會丟過來幾顆、十幾顆、甚至幾十顆人頭,結陣的兵士們看著同袍呲牙咧嘴死不瞑目的頭顱,開始是憤怒,但不久就變成無可奈何的恐懼,現在,已經趨於麻木了。張虎知道,再這樣下去,要不了多久軍心便會崩潰掉,那時,什麼都完了! 

 張虎心裡那個恨啊:你們不是官軍麼?怎麼就不要首級功呢?每一顆少說也值五兩銀吧?你們放著銀子不要,丟過來嚇唬老子,簡直太他孃的缺德了!跑到第四天,張虎總算想明白了:自己扔在保寧的那些錢都落到這幫傢伙手裡,他們當然才不在乎每顆首級的幾兩銀子啦!可是,對此還偏偏無計可施。路才走了一半,後半段會更加兇險得多。 

 其實,還有一點張虎和上官飛兩個人都沒琢磨明白:現在潰兵們還跟著張虎跑,除了幾個鐵桿兄弟,對絕大多數人來說,並不是因為什麼忠誠或心存幻想,而是對死亡的恐懼——上官飛咽不下被堵在南津關大半年這口氣,對掉隊的、落單的、投降的一律殺掉不留活口,然後把腦袋扔過來打擊對方士氣兼帶自己解恨,所以潰兵們只能跟著張虎跑下去,若是能看到一線生機,張虎身邊可能早剩不下幾人了。後世的僧格林沁、曾國藩、李鴻章們都吸取了教訓,對長毛都是許諾降了不殺——最後再反悔,你又能如何? 

 離劍州不遠了,那裡有方戈的一個營。但張虎根本就不會動一絲一毫的念頭向那裡跑。 

 因為沒有船。 

 附近確實可能搶到三五隻小船。但一千五六百人靠每隻載不了十幾人的幾條小船來來回回地擺渡過江,會花上少說一整天的時間——死死咬在身後的馬隊不可能就老老實實地瞪眼看熱鬧,一定會輪番衝擊搗亂。那時,沒過江的都怕自己被留下來斷後,因此會爭先恐後向船上擠、往水裡撲、過了江的也絕不會在岸邊等孫杰的船隊追上來,踏上岸便一定撒腿就往劍州逃……一旦要過江,部隊就徹底崩了! 

 張虎太瞭解馬隊的戰法了。 

 想到劍州方戈的部隊,張虎又擔心起來:不知跟陝西開來的那股官軍打起來沒有——現在所有希望都在方兄弟身上,他若是敗了,大家可就全要死在四川了! 

 掛帥領軍的修偉修大人是工部侍郎。在此之前,修大人的人生經歷中從來沒有跟當兵打仗這種事有過半點交集。但無論是聖上、內閣、還是六部、乃至言官們,對文臣領兵這件事都視為理所當然:萬事皆不離其本嘛!啥叫本?當然是聖賢的教導。修大人飽讀詩書,又是正途出身,還被點過翰林,滿腹經綸自然包括克敵安民的韜略。這,有什麼可懷疑的嗎?至於行軍路線、紮營選址、每日耗糧多少、如何佈置偵騎警衛、各種戰場通訊……這些統統是細枝末節,不是有師爺麼?啥,師爺也沒啥經驗?沒事,這不就經歷了麼!總而言之,捨本逐末的事,修大人才不稀罕搭理!哦,對了,忘了告訴你,修大人看過《孫子兵法》呢! 

 怎麼樣,怕了吧? 

 對領兵剿逆這件事,修大人自己也是信心滿滿。為啥?不止修大人自己,在所有大人們的眼裡,打仗靠啥?忠誠和勇武!你就說對不對吧!只要忠於朝廷,剩下的就看武將的勇氣了,狹路相逢勇者勝,聽過沒?不就是掄刀子砍腦殼麼!你看盧光宇將軍,多厲害,那麼大的牛腦袋,一刀一個,砍完三個都不帶喘粗氣的! 

 至於後勤保障,嗯,不是交給安公公了麼?說起安公公,嘖嘖,你就放一百個心,錯不了!為啥?你知道安公公哪個監的麼?直殿監!我跟你說啊,安公公掃地掃得,那叫一個乾淨!這麼細心的公公,還是聖天子的家人,你自己說,你有什麼可擔心的! 

 修大人剿逆的大軍一路浩浩蕩蕩開到漢中府的略陽。在西面,西漢水(又稱犀牛江)、濁水、泥陽水、河池水匯入嘉陵江奔流而下、東面是百八渡河在城南再次與嘉陵江合流。修大人一眼便知,這是戰略要地,於是把中軍指揮所設在這裡。為了統一調度物資,監軍的安公公也在此駐了下來。接下來,就該看盧將軍如何大破賊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