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衣唱大風 作品

第二十二章 張十三

但是!

不管你手裡有多少張,每次,只能兌換一張——只要你跑得動,來了就給,隨你來多少次。

你說你有力氣能扛200斤一次用4張?

不行!

每次只能一張:就是50斤。

有力氣就多跑幾趟吧。

僅憑這個規定,便可以看出,宋明議這個知府是憑著真本事一步一個腳印走過來的:

前朝曾有過流寇攻下某省城,自己搶夠了,實在拿不動了索性開倉放糧——結果,沒多久,便造成整個地區餓死一多半人的慘劇!

扶老攜幼餓怕了的饑民們都是能裝多少拿多少,唯恐少拿一粒米,一路向家裡走。走著走著實在背不動拖不動了,只好忍痛把口袋倒出來一些繼續趕路、再走一段又拖不動了,再倒出來一些……於是,從省城向外放射的所有官道、小路上,沿途百餘里,到處是一堆又一堆被人棄之於道的白花花的糧食!沒幾天的時間,風雨鳥獸便將這些救命之物侵食一空!

然後……“是歲大飢,人相食”!

糧食有限,先到先領,發完為止——而領糧則要先幹活!宋明議的這一招“義民據”,不僅讓城郊被毀的民居以肉眼可見的速度迅速恢復重建起來,而且毫不誇張地說,沒有一粒糧食被糟蹋掉。

馬隊逼近了。

關盛雲等喜出望外的辨認出熟悉的標識:黑色的盔纓——是自己人!

這些人是前陣子關盛雲說過的,等秋糧徵收完畢便同時揮戈東進的張將軍的部下。日前讓谷白樺護送病重的羅詠昊師爺到桐城休養,便是因為得到軍報,張十三將軍已經佔了那裡。

帶隊的是個千總,關盛雲不認得,但他認識關盛雲。

馳到近前,收住坐騎下馬單膝跪倒:“卑職張大帥麾下武定營馬兵千總趙鐵鉤。叩見關帥!”

屢次三番死裡逃生的關盛雲“唔”了一聲,突然感到雙膝有些發軟,為了掩飾,就勢拄著馬刀一屁股坐在堵斷牆上,平息了下激動的心情,沉著臉緩緩問道:“你們來做什麼”?

“稟關帥,張大帥三日前派出本營聯絡關帥。昨天掌燈時分,本營塘騎探到附近有大帥的屬下。卑職營官周參將特派馬隊四出連夜分頭接應。卑職這一路恰好迎到您”。

聞言,關盛雲不由得多看了趙鐵鉤兩眼,心裡暗忖道:千總?好伶俐的一張嘴!

——聯絡我?聯絡我用派整整一個營的兵麼?還配了馬隊,我呸!這他媽分明是派人分功勞來了!探到東邊有我的屬下,嗯,就是前出的塘騎見到潰兵了。不過……張十三那班草寇,別說千總了,哪怕遊擊,也該是個目不識丁的蠻牛才對。幾句話把整件事交待得清清楚楚又滴水不漏,還替自己保存了顏面,眼前這位姓趙的可絕不簡單……

不過,目前這個處境,私心再重的友軍也是友軍啊!

徹底放下心來的關盛雲繼續思索了片刻:老張的營盤應該在安慶府外圍。這個武定營是來分功勞的,估計也就帶了千把精壯輔兵匆忙趕路,路線大致在正南偏西一些。各門的潰兵只要別跑昏了頭兜圈子,都知道應該向南跑,遲早總能撞上。不過不怎麼需要擔心:只要還有軍官帶著,即使被打散了,區區一個參將營官也絕不可能一口吞掉、自己開始是向正西跑的,敵人的追兵也是這個方向,估計不會有多少人能逃脫、天傍黑前自己轉向南方跑了一段,趙鐵鉤他們從西南向東北連夜穿插趕路,兩邊都是騎馬,大概率的,他們是趕在了大部分潰兵的前面,誤打誤撞的碰到自己。因此,如果此刻在附近等待搜索一番,應該還能收攏起不少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