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摩 作品

第五百五十四章 發展掣肘,窪地第一次正式外交!

限制人類科技不斷進步發展的要素往往有很多,但最主要的三點,無法規避。

  第一,技術壁壘。

  這類的技術壁壘並不是單指某項材料或者學科研究到了極限,在沒有外來物的幫助下,不能突破。

  而是指其浩瀚的前置知識已經讓人類難以承受,無法進行更深入的研究。

  有個很簡單的例子:如果文明回到窪地現在的石器時代,那麼只需要一百個勤奮的聰明人,就能推動文明的科技與生產力進步。

  這一百人他們只需要學會如何打造石器,如何打造房屋,以及如何狩獵,繼而就能在其基礎上做出更新。

  而想要誕生這一百人也不難,最多也只需要一百萬的人口即可。

  但石器時代往後,到了青銅時代還想要繼續進階,那麼就得一千個聰明人。

  這一千個人會均勻的分佈到之前衍生的學科之中,開始繼承前人的知識,用十年左右時間將其徹底學會。

  接著,哪怕他們的壽命很短,只有五十年,也能有至少二十到二十五年的時間來推動科技繼續往下發展。

  並且誕生這一千人,也僅僅需要五百萬的人口即可。

  可科技以及人類的限制往往就在於此,它的增長並不是簡單的倍數增長,而是恐怖的指數爆炸型上升。

  科技發展到蒸汽時代,就得有至少十萬聰明勤奮的人類,傳承先前的知識,並用僅剩的十數年來完成研究進階。

  科技發展到信息時代,就得有至少一百萬,甚至五百萬聰明人,來接受這些知識,繼續往下研究。

  但留給這些人的時間,和之前的數代人相比,往往只有雙手可以數的過來的年頭。

  當他們完整的接受學習完人類現有的知識,年齡早已經到了三十歲左右。

  而當他們在這個領域裡站到巔峰,開始往下研究時,年齡更是已經過了五十歲。

  儘管這時人類的壽命往往已經突破了七十歲,八十歲的大關,看起來留給他們的時間還有三十年。

  但很不幸的是,人類的大腦會隨著時間慢慢退化,此時的他,早已經過了創造力極強的年齡。

  而這,正是技術壁壘的終極原因。

  人類想要邁過信息時代,進入星際時代,就必須要有一千萬,五千萬的聰明人來接受信息,並且往下拓展。

  按照這個基數類推,整個地球就必須荷載至少五百億的人類才能誕生出這些人。

  否則,就得永遠被困死在這層壁壘前!

  第二,創造力

  每一名能推動技術爆炸,能帶動發明發展的科研學者,其或多或少都有常人難以企及的爆炸想象力。

  他們的眼界會受時代的掣肘,但他們的靈魂卻能在未來盡情遨遊。

  像是現在的模塊化物品,雖然他們沒有從根本上讓生產力大幅度前進,但在某些方面,卻做到了極致。

  他們用另類的方式完成了科技超車,讓人類的文明獲得了另一種方式的前進。

  同時,他們的所作所為,也給後世人留下了豐富的理論奠基。

  第三,環境

  聰明人,並不是由先天完全決定,也不是由後天一手塑造。

  他們的存在就像是一張嶄新出場的白紙,環境則是在這張白紙上作畫的人。

  生活在暴亂朝不保夕的生活裡,哪怕智商再高的人,也只能比別人多找些吃的,活的更久一些。

  但生活在和平發展的高速年代,他們則可能會成為偉大的數學家,開創歷史的物理學家...

  這三點,在文明的發展中,缺一不可。

  ...

  昏暗的檯燈光芒灑在地底避難所的三層,顯得極為溫馨,

  在紙上寫下最後一句話,蘇摩翻到了下一頁,閉眼靠在床頭上開始思考起來。

  冒險者終端的發現,確實是一個讓人心情振奮的好消息。

  先不談可以變成移動營地的野外露營功能。

  其他三個模塊功能也同樣變態!

  像是野外小型載具模塊,可以按照地形變成三種不同的載具。

  其一,是用來在平原上使用的小型越野摩托,每一百公里消耗電量15%。

  其二,則是用來在雪地上使用的雪橇摩托,每一百公里消耗電量10%。

  其三,則是水上用的皮划艇,純手動,一小時耗電2%。

  沒有想象中可以上天使用的飛行載具,不過想到小型兩個字,到也在情理之中。

  而剩下的兩個模塊中,極端涉險模塊,可以變化出各種急用的東西。

  例如戰地急救包,小型氧氣瓶,防毒面罩,隔熱手套等等數十件小東西。

  雖然這些東西用完了以後想要再使用,就得重新去到三泰軍工的售後服務店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