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森·巴赫 作品

第四百九十六章 十三人合議

就在法比安苦惱於自己白激動浪費精力的時候,已經把“伊麗莎白·萊蒙”列入失蹤與死亡名單,不知道底牌馬上要被掀乾淨的聖戰軍統帥部,還在就戰後怎麼處理善後事宜,以及接下來針對自由邦聯的作戰爆發了新一輪的爭吵。

  量變引起質變,這句準則對現在的聖戰軍同樣適用,但絕對不是向好的方向。

  雖然裁決騎士團自己放狠話,表示“紅手灣大捷”絕對是此次聖戰至關重要的決定性一役,但實際情況大家自己都清楚——城內的舊神派是自己離開的,和損兵折將的騎士團沒有半點關係。

  原本準備賭上半個騎士團,整個聖戰軍和使徒盧恩“一命換一命”的格拉德·曼弗雷德,萬萬沒想到居然在最不可能出錯的環節爆出了問題:慈悲之心被擊墜,底牌菲勒斯死亡,之後更是一系列滑坡,不得不用放過自由邦聯和芙萊婭為條件,換取了體面收場。

  甚至就連這也是看在瀚土聖戰軍的面子上,由萊昂和勒諾兩個中間人負責調停交涉才實現的…很好,現在大家都知道瀚土聖戰軍也是貨真價實的內鬼了。

  連瀚土都已經“不再可靠”,另一邊已經被公認為“老好人”的路德維希·弗朗茨更不用說,信得過才有鬼…亞瑟·赫瑞德更是已經被認定被對面收買策反,背後是以羅蘭,貝爾納兩大家族為首的帝國北方豪門,費爾南多·赫瑞德統帥的帝國常備軍,更不可能為了教廷的聖戰打註定損失慘重的攻堅戰……

  所以現在聖戰軍統帥部還能信得過的,只有菲勒斯爵士發動各地信徒組織的三萬人,已經基本殘廢的艾德·勒文特軍團,總兵力不過四萬人出頭,戰鬥力也十分可疑。

  貌似實力雄厚,對自由邦聯可以說絕對碾壓的聖戰軍,在拋出這些“形跡可疑,有牆頭草傾向”的盟友後,真實兵力已經與自己的敵人相差無幾;唯一的優勢不過裝備更精良,同時擁有一支規模龐大的艦隊而已。

  但現在自由邦聯沿海殖民地基本已經丟了個乾淨,接下來他們只能撤往長湖鎮和灰雪鎮這些內陸殖民地,戰艦又不可能上岸…於是這最後的優勢也等於沒有。

  指望四萬人打垮自由邦聯,這顯然不現實;作為聖戰軍名義上的總指揮,菲勒斯能做的就只有儘可能團結他眼中給這些“不可靠”的盟友們,確保他們至少還願意裝裝樣子,不至於真到了戰場上一槍不放充當背景板。

  而想要獲得多少,就必須先付出多少…既然要求別人不反抗自己的命令,最起碼也要有一個足夠誠懇的態度。

  菲勒斯給出的籌碼很簡單——承認錯誤,外加罷免自己的上司,格拉德·曼弗雷德。

  ……………………

  “……鑑於在紅手灣戰役中,格拉德·曼弗雷德未能執行原定計劃,擅作主張,抗拒各軍團的合理建議,魯莽行事;雖取得了一定的戰果,但付出了極其慘重的損失,在聖戰軍內部引起較大混亂與爭議,因此統帥部決定免除其職務,改由菲勒斯爵士擔任軍團總指揮……”

  燈火昏暗的營帳內,一個略帶不安的青澀聲音在所有人耳畔迴盪;參與會議的眾人表情玩味:或是打量著面無表情的菲勒斯,或是與身旁的“同事”竊竊私語,或是面帶冷笑……

  嗯,反正誰的注意力也都不在會議上面。

  本來嘛…統帥部,或者說教廷準備說些什麼大家都是清楚的;自由邦聯依然存在,盧恩家族的勢力依然在新世界盤根錯節,聖戰就不可能輕易結束,能開出的價碼當然也就可想而知了。

  作為各方勢力的領軍者或代表,大家當然也明白教廷的想法,原本因為教廷的強勢,不得不屈從而已;但現在情勢逆轉,變成了教廷需要聖戰軍的支持,自然不會再輕易表態,甚至連裝裝樣子都懶得裝了。

  對於這個結果,菲勒斯自己也是心知肚明…但作為裁決騎士團大團長的副官,當眾從團長手中奪權的行為雖然是教廷命令,但在同伴眼中已經基本等同於叛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