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森·巴赫 作品

第二百八十六章 不好的預兆

聖徒歷一百零一年,十二月五日軍事會議,例行會議記錄:

  “…儘管中途發生了不少意外,口角乃至輕微的肢體衝突,但在安森·巴赫准將的英明領導,眾多優秀高素質軍官們的傾力配合下,會議總算以圓滿的結果宣告結束。

  長達四小時三十二分鐘的會議,確定了風暴軍團第一輪擴編計劃的基本方向,為之後軍團改革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其中新任軍團副司令,法比安上校的‘散兵改革’決議得到了軍官團上下的積極響應,不僅對預算和持續開支最小,不會造成任何過重的負擔,同時還能最大限度優化步兵團一級獨立作戰和機動能力。

  即使以最高標準考慮,軍團也只需在目前基礎上增加一千至兩千件步兵裝備,外加配備了中等精度膛線的步槍,卻將徹底改變整個軍團的戰鬥模式,從線列火力轉為機動作戰,性價比極高。

  這一點也得到了總司令本人的認可,作為‘散兵科’出身的學院軍官,安森·巴赫准將一直都對機動作戰情有獨鍾;早在瀚土戰爭時期,風暴師戰果最輝煌的幾次戰鬥,無不是在大跨度戰線上快速移動,搶佔有利地形,通過逐步蠶食和斬首行動實現的。

  但雖然備受歡迎,最終這份很有魄力的改革計劃,卻因為沒能得到多數贊同而未能通過。

  作為會議的親身經歷者,這個結果曾讓我一度無法理解;但好在參謀長卡爾·貝恩中校及時站出來,為我解釋了其中的緣由:

  拋開性價比和結果不談,這個改革方案最大的問題,就在於它太激進了。

  一旦真的遵照法比安上校設定的路線進行改革,看似成本不高,實際卻完全不是這麼會是——徹底顛覆了目前的克洛維軍制,讓風暴軍團按照一種全新的,從未大規模嘗試過的戰鬥方式進行改革。

  用卡爾中校淺顯易懂的話語解釋,如果其他人的提議是給一件外套修修補補,那麼法比安就等於是在對外套所用的材料提出了異議。

  儘管總司令也很推崇散兵,並且多次以長途奔襲,迂迴,機動作戰在某場戰鬥或整個戰役中取得優勢,但從未將散兵作為核心主力使用,依然是靠線列壓制或防禦敵人的進攻,只不過將線列變得更加靈活了而已。

  而如果要將散兵作為核心主力,那麼等於整套克洛維軍制都必須推到重來,制定以散兵為主的新戰術,步兵的訓練也要從整齊劃一的線列,齊射轉為精準射擊,掩蔽,快速機動之類……

  並且大規模的散兵,也需要大量個人素質優秀的軍官;一名優秀的線列兵軍官可以負責一個連,換成散兵,他大概只能指揮一個排。

  這不是個人能力,而是戰鬥模式決定的;靠整齊劃一的隊形,齊射和統一行動戰鬥的線列,緊密的隊形可以讓一百名士兵隨時出於軍官視野範圍內,他每次下令都是對所有人下令。

  換成散兵,同等距離內士兵密度會下降三分之一,同時軍官需要管理好麾下的每一名士兵;和靠齊射形成壓制的線列不同,散兵的精準打擊意味著每個士兵都是重要的火力點。

  其中的人力成本和改革所要付出的種種代價,就是軍官團拒絕改革方案的理由。

  所以最終大家贊同了擴編散兵的計劃,但卻沒能通過法比安的改革計劃。

  不過新任軍團副司令似乎並不打算氣餒,他又提出了新方案——將擴編和原先各團的散兵團集中成獨立散兵團,進行統一管理和訓練,然後再重新分配到各步兵團;假如戰事有需要,可以直接整編,集中作戰。

  即便是不懂軍事的我也能夠看出,法比安副司令是借鑑了克洛維陸軍在聖徒歷八十年的陸軍改革,將原先分散再各個步兵團的擲彈兵連集中成一個作戰單位;通過這種方式繞過全軍,進行單獨的軍事實驗,探索散兵獨立作戰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