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星火龍果 作品

第537章:詩文爭鋒

而其餘四國,也皆是如此。

  說是六國詩會,但內裡究竟是什麼,他們比誰都清楚。

  人族本為一體,既然如此,何須再分六國?

  一統人間,以最強之人族,鬥龍斬妖御佛鎮巫,才是各國心中最想做的事。

  如今的文聖榜,乃至六國詩會,不過只是前陣罷了。

  若在氣運之爭中,便能解決掉部分敵人,再合適不過。

  儘可能削弱對手,方為上策。

  “不必留手,第一日,我等便將大晉徹底鎮壓。”

  “鎮壓的時間越長,他們崩潰的就越徹底。”

  諸國出使隊伍中的文士,早已有了默契。

  六張金榜卷軸,在空中鋪落而下,散發著片片金色光雨,將京城的天地,映照得分外美麗。

  不多時,永安廣場上,響起了驚呼聲。

  其餘眾人聞聲看去,原來是大晉的頂尖文宗,已經在金榜上寫下了詩文。

  “涇溪石險人兢慎,終歲不聞傾覆人。卻是平流無石處,時時聞說有沉淪。”1

  周圍文士都將目光投向了這裡。

  之前寫詩的,都只是各地參加詩會的文士,而現在,算是真正的底牌出手,自然引得無數目光。

  而這首《涇溪》,也的確顯示出了不凡的水準。

  一名大師捻著鬍鬚,看著在金榜上熠熠生輝的詩文,“涇溪裡面礁石很險浪很急,人們路過的時候都非常小心,所以終年都不會聽到,有人不小心掉到裡面淹死的消息。”

  “恰恰是在水流緩慢沒有礁石的地方,卻常常聽到有人被淹死的消息。”

  “此詩看似簡單,實則寫得曲折,理析得透徹。短短二十八個字中,包含深刻的人生哲理和精妙的辯證之理。”

  另一名大師感慨道,

  “前賢曾以四個高妙來說明優秀詩賦文章。其一,礙而實通曰理高妙;其二,事出意外曰意高妙。”

  “其三,寫出幽微,如深潭見底,曰想高妙;其四,非奇非怪,剝落文彩,知其妙而不知其所以妙曰自然高妙。”

  “此首《涇溪》正是理高妙之傑作。”

  “從表面看,詩的事理是礙而不通的。因為行舟水上,遇險不傾,平流卻覆,似乎不合常理。”

  “然,透過表象看其本質,我們就會發現在這不通的現象中,潛藏著大通之本源。”

  “舟是人駕的,舟之載沉,不取決於路的平險,而決定於人的狀況。溪險石危時,人人警惕,自然安如泰山;平流無石處,容易懈怠,往往舟覆人亡。這,正是《涇溪》詩析理的高妙之處。”

  大師的分析字字入理,將這首頂尖文宗寫就的詩文,分析的頗為深刻。

  原本還有些不能理解其中深意的文士,聞言之後紛紛面露喜色,“如此說來,這首《涇溪》當真精妙。”

  “此次六國詩會,我大晉有望了。”

  又有第三位大師看著這首詩,感慨道,“不愧是衛溫衛文宗,一出手便是不凡詩作。”

  “而且此首《涇溪》,恰恰符合了我大晉之現狀。”

  “古語有云,‘生於憂患死於安樂’。”

  “句中的‘憂患’正如涇溪的‘險’;‘安樂’正如涇溪的‘平’;句中‘興、亡’正如涇溪的‘不聞傾覆’與‘沉淪’。”

  “水性與人性在此嚴密吻合。”

  “我大晉原本安於一國,如今六國氣運交融,在二月喪失先機,其中暗流湧動,兇險萬分。”

  “這首《涇溪》是要告誡我等,居安思危,處盈慮虧,枕戈待旦。”

  “衛文宗此詩,精妙之中,更有其深意啊……”

  此話引得好幾位大師點頭附和。

  一連幾位大師都認為此詩極好,一眾文士越發興奮。

  而《涇溪》這首詩,也不負眾望,很快便升到了目前“水”榜的第一位。

  周國出使隊伍中,姬文抬頭看了一眼金榜卷軸,“這晉國之詩文倒也不賴。”

  說著,他朝身後的二十餘人掃了一眼,“你等先去佔下我大周張布的‘夢’榜,然後再去爭奪其餘五榜。”

  “我會酌情出手。”

  身後眾人紛紛低頭領命,然後迅速走進廣場。

  其餘四國也都是如此,先佔下自己張布的金榜卷軸,再去佔領其他金榜卷軸。

  很快,一首首有各國精心準備的詩文,順利登上金榜卷軸,並且迅速闖進榜首之列。

  在場所有文士,以及皇城之外的京城百姓皆抬起頭,將那些詩文盡收眼底。

  旺福記三樓,

  安南梔靠在窗邊,看著在金榜卷軸上飛昇的詩文,“咱們大晉這首《涇溪》寫的倒也不錯。”

  周子瑜自然也看到了,但是他卻有不同意見,“的確精妙,只是總覺得少了些氣魄。”

  “精巧有餘,氣魄不足。”

  安南梔聞言,不禁看過去,“許久不見,周兄現在竟也有些詩文造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