剝削好萊塢1980 作品

第四百〇九章 現在沒有什麼能阻止我們

  這是紐約時報的影評。

  “媽的,你們福克斯也太爛了。我知道這些人的,以前在派拉蒙和環球的時候,他們都被照顧的妥妥貼貼。”

  羅納德看了一堆大罵的影評,都是通篇沒有任何好話的。好在自己掛名的是製片人,沒有被罵進來。

  最後是芝加哥太陽報的羅傑·艾伯特的。

  “很多壞電影,卻有很強的生命力。

  但是這部“神氣活現”是死的透透的。觀眾為它守靈了1個半小時,然後終於可以結束儀式,離開這個葬禮儀式。

  實際上,看到一半的時候,我已經準備好讓人,帶領我們轉動念珠,開始向它哀悼了。

  這部電影由安德魯·麥卡錫和金·卡特羅爾主演。

  他們是我以前欣賞的演員,而且毫無疑問,還會再欣賞。

  多年以後,他們在回顧這個項目時可能會帶著譭譽參半的微笑和聳肩,就像我們記住保羅·紐曼垃圾之作‘銀盃’一樣。這部爛片絲毫無損我們對他們的喜愛,只是作為一個笑料出現回憶裡。

  在‘神氣活現’中,麥卡錫扮演一個無能的年輕人,他被一個又一個的工作解僱,而卡特拉爾扮演一個埃及公主,她在費城百貨商店的櫥窗裡轉世為一個假人……”

  “就沒有好一點的?”羅納德看了一半,把艾伯特的影評往桌上一丟。

  這些影評人可太壞了。

  這樣一致地罵一部商業片藝術性不行,演員演技不好,故事有漏洞,這是用說部分實話來故意貶低電影。

  商業電影,本來就沒有這麼講究故事的細節完整性,和演技的和諧發揮。

  這樣一致的罵聲,不用說,肯定是同檔期的某部電影,花了大價錢買他們的好評,以至於要踩一部大公司的製作,來做對比。

  “這裡有一篇說好話的。”

  約瑟夫·法羅丟過來一份裝訂好的雜誌小樣。

  “費城是一座偉大的城市,曾經是我們這個合眾國的首都……”

  “這不是影評吧?”羅納德看了前面幾段,都在說費城現在經濟復甦,資本正在進入城市郊區,商業活動活躍的事情。

  “往下看。”約瑟夫·法羅沒多說。

  羅納德接著往下翻。

  在吹捧城市的文章最後,終於作者記起來了這部電影,提了一下好萊塢的新片“神氣活現”,正是以費城為背景,在費城拍攝的。

  “神氣活現這部電影,雖然笨拙,但它是有史以來最偉大的,以1980年代的費城為背景的電影故事。真的,這是有史以來關於這個城市的最令人振奮的電影。”

  “嘿……”羅納德苦笑,這還是影片拍攝城市的雜誌弄出來的吹捧文章,費城的那個黑人市長對這部電影在費城取景很重視,但就是這樣,也只是在最後才說了幾句電影的好話。

  “不說這些了,你想怎麼幹?”羅納德把所有的影評一放,問起了約瑟夫·法羅。

  “星艦樂隊,就是唱電影片尾曲,現在沒有什麼能阻止我們的那支樂隊,對這首歌比較滿意。主唱格蕾絲·斯利克想在離隊以前,給自己一個圓滿的回憶。

  所以他們的唱片公司,願意出錢給格蕾絲·斯利克拍一版mv,這樣莪們就可以蹭一下這首歌的熱度了。”

  約瑟夫·法羅說了下自己的打算,他沒有什麼資源可以依靠,只是看到羅納德的“壯志凌雲”也主題曲“帶走我的呼吸”相得益彰,互相帶了不少的銷量,也想模仿一下。

  “他們打算出多少錢?”羅納德明白,這是看中自己公司的mv拍攝能力了。“帶走我的呼吸”,在海空軍的飛機墳場裡取景,花費不多,效果很好。

  “這個數”,約瑟夫·法羅伸出三根手指。

  “這麼點啊,那隻能用電影的畫面穿插剪輯了。你們福克斯願意嗎?”

  “可以,不過男女主角的鏡頭不要用的太多。”

  “那行,你讓星艦樂隊的主唱,打扮成電影裡的形象,補拍一些鏡頭好了。”羅納德想了個省錢的主意。

  讓主唱們演一下電影的劇情,穿插真正的電影畫面,這樣不僅省錢,還可以當成預告片,在mtv電視臺播放。

  “那我讓他們去找你。”約瑟夫·法羅很滿意。他和羅納德在這部電影上配合默契,互相心照不宣的撈錢。還能送幾個自己人進劇組擔任主演。

  自己努力當上公司的高管,不就是為了這個嘛?

  “對了,星艦樂隊,打不打算出電影的原聲唱片?”

  羅納德問約瑟夫·法羅。

  唐·辛普森和傑瑞·布魯克海默,已經在準備出版“壯志凌雲”的原聲大碟。除了幾首插曲和主題曲,還有些烘托氣氛的配樂也打算放進去。

  羅納德不知道這種原聲大碟是怎麼操作的,正好問問這位在製片廠混到了副總裁的約瑟夫·法羅,他對這些事情肯定很清楚。

  “和樂隊有什麼關係?電影原聲唱片是電影公司出的,和唱片公司沒什麼關係,他們也就是出個版權,等著分錢而已。

  這部電影,看來不會有什麼好評了,我不打算出唱片。”

  約瑟夫·法羅對羅納德的無知感到很有趣。自己可不想出這種唱片,純粹賠錢的東西。要是反映在財務報表上,不是又多了一條把柄?

  還是老老實實的,不要再在這部電影上賠錢了。反正該撈的都撈的差不多了,市場不認可而已,電影是不是賣座,誰也不知道,電影公司的高管也不能預知未來啊?

  “是電影公司主導的?我還以為是唱片公司出的呢?”

  羅納德有點不解。電影原聲大碟,也是唱片吧?為什麼不是唱片公司出呢?

  “誰承擔風險,誰就能拿走所有的剩餘。這是這門生意的鐵律,羅納德。”

  約瑟夫·法羅對著這位導演和製片人,用手裡的雪茄指了指,年輕人還是有些缺乏經驗,自己正好可以教教他。

  聽約瑟夫·法羅解釋了一番,羅納德才發現,這個電影的原聲唱片的發行規則,確實要由電影公司主導。

  電影的插曲,多為老歌,有些用歌手重新唱一個新版,有些就直接用老版的錄音。

  比如羅納德的“辣身舞”,因為製作費用所限,都是直接把老唱片的音軌混進去。

  而唱片公司要發行一個唱片,看得是有多少消費者可以買單。看市場的容量,決定發行的規模,製作的數量,以及營銷的預算。

  而電影插曲組成的原聲唱片,這種老歌和新歌的集錦,能賣出多少來,完全要看電影的票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