剝削好萊塢1980 作品

第八十二章 低成本電影的拍攝秘訣

  “我對劇本沒有什麼可以建議的,有些情節我不很理解,也許是那個街區的生存狀態真的很糟糕,以至於理髮店也要割喉式的競爭。

  我也不是很明白裡面很多黑人的表達方式,對話上我也沒有完全理解角色的潛臺詞。

  不過從製片人的角度看,你的劇本是典型的低成本電影,按說上次你拿到的預算就應該能拍出來。

  我不太明白為什麼你還要融資。”

  “你是怎麼拍的?我們已經把預算壓縮到最低了,演員都是免費的,工作人員也都是找的同學幫忙,對了,你是在好萊塢拍過低成本剝削片的,你幫我看看有什麼省錢的辦法。”

  “你的預算執行表呢?我看看。”

  斯派克拿出一張紙,遞給羅納德。

  接過一看,羅納德只看到一個簡陋的支出統計,裡面最多的是膠片,和設備租賃的錢。

  羅納德估計斯派克實景拍攝的那個理髮店,也是老鄉友情贊助的,街頭拍攝也沒有申請過警察同意,完全是一種游擊隊式的拍攝方法。按說應該很便宜才對。

  “為什麼膠片花了這麼多錢?斯派克。你前期的膠片支出,都可以拍一部60分鐘的劇情長片了。”

  “這怎麼可能?我已經很節省了,才買來5本便宜的過期膠片,剛剛夠剪出10幾分鐘正片長度。”斯派克大叫冤枉,在筆記本上找了半天,把膠片的購買,沖印,和攝影師迪金森的拍攝記錄給羅納德看。

  “真的奇怪,為什麼過期膠片還這麼貴?”羅納德看著這數字有些不正常,“等我打個電話。”

  “喂,是蓋爾嗎?……我是羅納德,我在紐約很好,你怎麼樣,還那麼忙嗎?……你現在有空嗎?……正好我有些問題想請教你,……嗯,對膠片價格,為什麼這麼貴?……羅傑有特殊渠道?……好,好,那洗印費用呢?……我瞭解了,謝謝。”

  “是這樣的,斯派克。我詢問了我的前老闆,新世界製片公司羅傑·科爾曼的行政秘書,確實他們的膠片價格非常低,才能用三十萬美元拍出搖滾高中這樣的電影。”

  原來羅傑·科爾曼有他自己的省錢秘訣,而且別人沒辦法仿效。

  首先,科爾曼買的不是新的電影膠片,也不是斯派克買的這種已經放了一年,雖然還能拍,但是性能下降的過期膠片。他拍的是一種剩餘膠片。

  每本膠片有4分鐘,和11分鐘大小兩種規格。但是電影拍攝的時候,不可能每次都剛好用到正正好好11分鐘。要是下面的鏡頭,盒裡的膠片長度不夠了,攝影師會換一本新的。

  每本膠片拍攝完成,送到洗印廠的時候在,多多少少都會有一些還未曝光的膠片。洗印廠會把這些膠片接好,放在密封罐子裡,出售給業餘愛好者。

  羅傑·科爾曼和華納,福克斯兩大製片廠關係良好,可以把剩餘比較多的膠片,用原價的一到二折的價格買到手。因為他每年拍攝的量很大,很多製片廠都願意大批量出售剩餘膠片給他。

  其次是洗印費用,羅傑·科爾曼的洗印量大,對質量有沒有很高的要求。洗印廠賺錢,主要靠的是機器不停,藥水不換,洗印儘量多的膠片。

  但是大製片廠的要求很高,每本膠片都要按照質量控制的要求,洗到一定程度就得換藥水。而且每天的業務量也忽高忽低,很多時候還能洗印的藥水因為沒有膠片,只能白白丟棄。機器和人工也在那裡打瞌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