拾寒階 作品

第1183章 王林值得您信任!


  國內的步行街,在後世十分常見,別說一線城市,便是三線城市也會有商業步行街。

  但在九十年代初期,國內並沒有一條真正意義上的商業步行街。

  1992年春天以後,國內的商業才開啟暴走模式,各地的改革邁出了大的步子。

  一般人不知道步行街,情有可原。

  可在王林印象中,周漢民是一個十分開明的人,也是一個見多識廣的人,他居然也不知道步行街?

  王林只得組織語言,努力講解商業步行街這個概念。

  所謂的步行街,是指在交通集中的城市中心區域設置的行人專用道,並逐漸形成的商業街區。

  在這裡原則上排除汽車交通,外圍設停車場,是行人優先活動區。徒步街與徒步購物街的意義是一樣的可通稱為步行街。步行街是城市步行系統,一部分是為了振興舊區、恢復城市中心區活力、保護傳統街區而採用的一種城市建設方法。

  這樣的概念解釋,聽得周漢民滿頭霧水。

  周漢民問道:“為什麼要設置這樣的步行區域呢?有什麼意義?”

  王林道:“城市中心的路段非常繁華,兩邊多有商廈坐落。行人密集,而馬路相對較窄。行人橫穿馬路頻繁,發生交通意外的危險大,而且車輛為躲避行人,行車速度會減慢,人車爭路。改成步行街後,可以吸引更多居民遊客的到來。繁榮該路段,為當地增值,尤其是臨街的地鋪。”

  周漢民道:“王林,我大概瞭解了你說的這個模式。如你所言,由於步行街商業的集中,吸引了大量的顧客,而使步行區附近街道商店的營業額下降,是不是會危害這些商店的利益?另外,步行街不許車輛通行,區域的交通管理會不會陷入混亂?從而使得步行街周圍的街道超負荷運轉,造成更大的交通混亂?”

  王林道:“領導,國外早就有了商業步行街的運營模式。這種模式已經變得十分成熟,這種步行街的出現,可以提升一個商圈的經濟發展。”

  他侃侃而談,把商業步行街的發展史大概的講了一下。

  要說服老一輩的人,必須付出更多的精力和代價。

  因為老一輩的人相對來說更保守、也更謹慎。

  西方步行商業街最早出現在歐洲的德國。

  1926年,德國的埃森市基於前工業緊湊的城市結構和高居住人口密度,在林貝克大街上禁止機動車輛通行。1930年,林貝克大街被建為林蔭大街,並使此商業模式獲得巨大成功,成為現代步行商業街的雛形。

  西方現代步行商業街,興起於二十世紀60年代以後,歐美許多國家城市面臨著交通秩序混亂、空氣質量下降、環境嚴重汙染,行人安全降低等一系列難以解決的問題,城市中心區受到郊外購物中心的激烈競爭,導致商業功能衰落和吸引力下降。

  為解決這些問題,人們模仿早期歐洲步行商業街的建設,以恢復城市中心區的繁榮及解決與之相關的一系列問題。於是各國掀起了建設步行商業街的高潮。如德國的慕尼黑、波恩;法國的巴黎、里昂;英國的倫敦;米國的舊金山;加拿大的多倫多、蒙特利爾等城市都建設了步行商業街區,並都達到了預想的效果。

  巴黎的香榭麗舍大街、紐約的百老匯大街、東京的銀座,都是聞名於世的步行商業街,德國斯圖加特市的考尼格夫街,被稱之為“步行者的天堂”。步行街已經成為城市發展的靚麗景觀和名片。

  王林激昂的說道:“領導,要把申城打造成世界一流都市,要將申城的經濟打造成國內龍頭城市,那商業步行街就必不可少。國內還沒有城市搞商業步行街,我們現在開始搞,就可以走到國內的最前列,開創國內商業發展的新風尚。”

  周漢民沉吟不語,他也有他的顧慮。

  第一個吃螃蟹的人,通常會走向兩個極端,可能成功被人稱頌,也可能成為笑柄留臭百年。

  王林看出周漢民的猶疑,便道:“領導,我剛才聽你說,你下一屆可能要退居二線。既然如此,何不放手一搏?或許因此而做出一番成績來,也未可知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