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糖先生 作品

第674章 模糊的態度

圖哈切夫斯基則認為這根本不可能,他反覆強調中國不可能和德國結盟,因為中國和德國是相互利用的關係,但是中國顯然掌握著主動權,因為德國已經到了英法忍耐的極限,如果他們想要進一步擴張就必定會和英法爆發衝突,德國已經停不下來了。

所以即便中國什麼都不做,德國也會走上中國希望看到的那條道路,英國的本土依然會遭到嚴重的威脅,所以中國沒有必要和德國結盟。

而且中國還必須要考慮到美國的態度,如果中德結盟,歐洲局勢就會失衡,美國是不會坐視不理的,這種情況下,中國的後背就可能會被美國襲擊,中國政府不可能看不到這一點,蘇俄完全沒有必要擔心中國在背後捅刀子。

不過斯大林對於這兩種聲音都持保留意見,這可以理解,首先德國是不可信的,他們的信用已經為零,雙方能保持和平的唯一一個理由就是德國還沒有準備好。

而中國則是始終不願意與蘇俄關係更近一步,實際上蘇俄曾數次隱晦的向中國表示應該結成同盟,共同應對世界的威脅,或者中國拉開與德國的距離。

但是中國始終不正面回應,只願意和蘇俄保持現狀,並且一直和德國以及意大利保持著一定的聯繫,對德國的拉攏也不表態,甚至在德國進行迂迴,找到沙俄,蘭芳等國藉口英國威脅勸說亞約與德意結盟時,中國也不進行干預,這樣的態度讓蘇俄很沒有安全感。

對於現在的蘇俄來說,真正能確保東方安全的時候就是中國和英國開戰的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