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7章 理財能臣呂頤浩

  王安石變法對科舉考試也做了變革,廢掉了十多個相關科目,只留下了兩個,一個是傳統的進士科,再一個就是明法科,當時叫做新明法科。

  這個科目同樣可以直接入仕為官,經過明法科當官的人,對大宋的法律很熟悉。

  因為宋神宗當時進行改革需要大量能夠忠實執行法律的人,後來,王安石變法雖然基本上都廢除了,但科舉這樣變革卻得以保留下來。

  而這位聶宇就是通過新明法科拿到了頭名狀元,又是在大理寺辦案多年,有豐富的理論和實踐經驗。

  身為大理寺少卿有一定的威望,由他來組建裁判寺是最適合的。

  趙桓吩咐傳聶宇覲見。

  隨後,他讓邵成章拿來了國子監和太學的教師名目,查看有沒有自己熟悉的人?

  最終,他的視線落在了國子監算學館提舉劉益的名字上。

  劉益,宋朝有名的數學家,著有《議古根源》一書,影響了後世數學的發展。

  此刻,劉益老先生已經七十多歲了,如果他身體還能夠頂得住的話,讓他來主持自己新成立的科研寺,應該是一個上佳的人選。

  主持科研機構,必須德高望重又有才學的人,畢竟彙集到科研寺的人才,那絕對都是身懷絕學十分驕傲又自負的人,沒點斤兩鎮不住的。

  劉益是著名數學家,年歲又高,在國子監算學館擔任提舉多年,弟子滿天下,能夠讓彙集在科研寺的人心生敬意。

  於是趙桓下令傳劉益覲見。

  趙桓問邵成章說道:“呂頤浩回到開封沒有?”

  邵成章愣了一下,忙拱手道:“臣這就派人去查問。”

  趙桓道:“他如今已經回到開封,叫他即刻來見朕,朕有委派。”

  邵成章忙安排人去查詢呂頤浩是否已經回京。

  呂頤浩在宋徽宗年間曾經擔任河北路都轉運使,後來郭藥師裹挾了一些官員一起投降了金朝,其中就有呂頤浩。

  呂頤浩是被刀子押著投降金軍,後來金朝第一次南侵,宋朝割讓土地賠款之後雙方議和,由於呂頤浩等人堅決要求返回大宋,金朝便把呂頤浩等被裹挾投降的官員釋放了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