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8章 開恩科

  這一次的招考你要全程參與,要參與閱卷,替朕把關,找到真正善於理財的人,而不是紙上談兵的庸才。”

  趙開忙說道:“那就最好舉行一個面試。”

  “完全有必要,等到初步錄取結束之後,面試由你組織進行,將那些只會紙上談兵但是卻沒什麼大用的庸才淘汰掉。

  這一次科舉很是有些倉促,可是沒辦法,金軍給我們的時間並不多,朕估計他們年底就會起兵,那時候咱們舉國上下都要應對金軍的入侵,就沒時間來顧這些了。

  我們要在這之前把我們新的貨幣體系建立起來,時間非常緊。”

  趙開忙躬身答應:“臣定當竭盡全力把事辦好。”

  這時,邵成章又急匆匆進來稟報說道:“官家,人已經到齊了,可以開會了。”

  趙桓當即帶著趙開徑直來到了崇政殿。

  這時,李清照已經讓人把趙明誠的那劄子謄抄完畢,當下分發給了各官員。

  趙桓環顧一圈,說道:

  “左諫議大夫趙明誠上劄子,奏請開恩科招錄專門的理財能臣,來擔任即將城裡的皇家金行的提舉,朕覺得有道理,召集諸卿商議,看看行不行。

  這劄子都發給諸位了,看看吧,然後說說各自的意見。”

  李綱等人都趕緊仔細審閱手裡的那份材料。

  不一會,都讀完了,一時間誰都沒說話。

  畢竟,開科舉雖然是好事,但也必須慎重,尤其是此時的大宋冗官問題非常嚴重,全國上下已經將近五萬的官員,人數極為龐大,這時候還要開恩科招官員,無異於雪上加霜。

  不過聽到皇帝說的是招收理財的能手,有專門的指向性,李綱等人頓時明白這是趙桓這次貨幣改革,成立皇家及商業金行等一系列舉措的重要一環。

  的確,制度再好,沒有好的人去推行,也不可能發揮作用,而現在朝野這些官員真正懂理財的沒幾個,包括他李綱也都不懂。

  趙明誠的劄子寫了開科舉的目的、報考人數、條件、主考官以及任官方向和級別等等。

  趙桓眼見眾人都不說話,當下便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