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提拔岳飛

 伏望聖慈更賜裁酌。”

 趙桓望著許景衡笑了笑,這許景衡是個正直的好官。

 當年他曾不畏權勢,多次彈劾奸臣王黼、童貫等人,結果被貶官出京,宋欽宗登基後重新啟用他,是個堅定的主戰派。

 而且,他剛才的話其實很有道理,這種擔心也是情有可原。

 宋朝就是看到了唐末諸侯割據的可怕,所以整個國家制度都是建立在防止諸侯割據上的。

 自己授權宗澤超過康王的軍事指揮權,甚至還賜予尚方寶劍,連康王抗命都可以斬之,當然會讓許景衡這些文臣心生擔憂。

 不過,趙桓瞭解歷史,知道康王趙構是什麼德性,對這貨他絕對不會留情。

 但是他現在需要趙構這唯一在京師之外親王的號召力來召集天下勤王兵。

 趙桓之所以做出這個決定,是因為在歷史上,當勤王兵雲集到康王趙構河北兵馬大元帥府的時候,趙構貪生怕死,裹足不前,宗澤幾次要求出兵去解開封圍,都被趙構拒絕了。

 後來,趙構帶著軍隊往東跑到東平府去了,離開封府越來越遠,宗澤只能帶著自己的少量軍隊與金軍作戰。

 宗澤軍隊打了幾個勝仗,但都是針對金軍偏師的小勝,於事無補,因為他手裡沒多少軍隊,對圍城的金軍主力無法構成威脅。

 現在趙桓這道旨意給予宗澤最高軍事指揮權,而把趙構放在名義上兵馬大元帥的位置上,剝奪了他的指揮權。

 但是,趙構這位親王王爺的號召力還是有的,歷史上他竟然召集到了上百萬的勤王兵,當然絕大多數都是烏合之眾,甚至平頭百姓,沿途抓來充數的,沒有什麼戰鬥力。

 趙桓對許景衡的反對是完全理解的,他微笑著正要給這位正直的忠臣做一番解釋,就在這時,左諫議大夫洪芻卻已經邁步出列,沉聲道:

 “臣也以為不妥,陛下對武將不能授予過高的兵權和以品,以防其做大做強。

 如果他能斬殺王爺,以此威脅坐擁天下兵馬,必成大亂,那時金兵未退,內賊又起,我大宋很難以招架。”

 趙桓斜眼看著他,淡淡說道:“是嗎?聽你說話還算清楚,莫非此時酒醒了?”

 一聽這話,知情的大臣們忍不住笑出聲來。

 這位左諫議大夫洪芻,原本並不貪杯,在金軍包圍開封之後,大敵當前,他整日裡寢食難安,不喝點酒根本睡不著。

 天天用酒麻醉自己,喝的爛醉,有時朝議也是醉醺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