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銳何君 作品

第916章 非洲真正的解放(六)


                 十幾個小時,阿拉曼防線南部地區中就出現了數條插了紅白色小旗的通道。紅色代表地雷,白色代表安全。

  晨曦照亮沙漠之時,中國空軍繼續對阿拉曼防線進行轟炸。在防線北部,密集的火箭炮轟擊,在沙漠中炸出一條通道。沖天而起的沙塵,不少是被火箭炮炮彈炸出來的。也有不少是殉爆的地雷炸出來的。

  英國與意大利聯軍已經在上一次交戰中領教過中國火箭炮的猛烈射擊。上一次阿拉曼之戰讓英意聯軍承受了巨大的心理壓力,直到他們發現進攻的部隊完全是一群菜鳥。

  菜鳥與正規軍老鳥們最大區別就在於,菜鳥以為可以依靠武器裝備壓倒敵人。卻不知道敵人也是活的,是可以根據當下的戰鬥情況調整部署。

  上一次阿拉曼之戰,意大利軍隊以極快的速度撤出世界人民解放軍炮火覆蓋區,英軍的撤退雖然比不上意大利,卻也沒有絲毫遲疑。比意大利軍隊強一些的地方在於,英軍留下了足夠的觀察哨。

  這批觀察哨很快發現,世界人民解放軍的部隊竟然只是沿著火力開闢出來的道路向前,在突破之後的擴展戰線方面做的非常沒水平。令英國指揮部訝異的是,即便付出巨大代價突破了防線,世界人民解放軍並沒有發揮兵力優勢,再打通一條通道,讓部隊更有效的發揮兵力優勢。

  於是,英軍司令部很快就拿出了一個決死一戰的計劃。英國噴氣式戰鬥機全力出擊,牽扯中國空軍。其步兵對世界人民解放軍發起了鉗形攻勢。同時,命令意大利軍隊繞過防線南端,對中國軍隊進行側擊。

  為了讓意大利軍隊出擊,英國司令部下了血本,直接給了意大利軍隊800輛卡車以及相關油料。世界人民解放軍的突破部隊其實打的很英勇,但是他們太菜了,對於現代戰爭的理解水平非常有限。經過一番浴血廝殺,世界人民解放軍的部隊不得不撤退。

  由於通道只有一條,撤退進行的十分緩慢。等部隊好不容易撤回去,就遭到了意大利軍隊的側擊。損失了大量的兵力與裝備,在中國空軍的協助下總算是成功逃脫,一路敗退回開羅。

  這一次,英意聯軍依舊被中國強大的火力所震撼,卻再沒有之前那麼害怕。尤其是意大利軍隊,又從英國方面要到了540輛卡車以及油料之後,組成了一支突擊部隊,準備重複上次的側擊行動。

  然而,這一次率先遇敵的並非是正面的英軍主力,而是位於南部的意大利軍隊。

  亞洲軍人的服從性可比歐洲強多了。裝甲部隊穿過雷區後,包括奧巴馬下士在內的工兵部隊立刻開始大規模掃雷。由於火箭彈轟擊後會留下大量的金屬片,加上該死的意大利佬製造了大量木殼地雷,第11集團軍南部的43軍的3個工兵營全都採取了磁力探測器掃雷。

  前方有裝甲部隊以及空軍對意大利部隊展開攻擊,工兵們這次全都不用隱蔽,拉成一排排的部隊平推掃雷。掃雷姿態的不同,讓掃雷效率大增。

  戰鬥進行了8小時,在雷區中就開闢出6條100米寬的新道路,為43軍的3個師提供了突擊通道。下午14點,三個師的部隊乘坐著10輪大卡車,跟在在裝甲部隊後方,穿過了雷區,抵達了進攻地區。

  黑人步兵們跳下卡車的時候,雖然看不到臉色發白的問題,但是顫抖的手以及不協調的動作,都證明他們到底有多緊張。他們中很多人都與南部非洲的白人軍隊以及僕從軍打過仗,但是那種戰鬥的規模太小了。別說師級單位,往往連團級戰鬥都擺不開。攻克白人城鎮,哪怕是家家戶戶都要進行攻防戰,營級作戰單位也能解決。

  眼看著寬闊到根本看不到頭的沙漠戰線,黑人步兵們都感受到了強烈的衝擊。

  好在各部隊指揮官都是中國軍人,其中不少還參加過澳大利亞戰役。對於荒漠作戰頗有經驗。日本與朝鮮志願者也都有過戰爭經驗,在日本低級軍官以及朝鮮士官的率領下,中國軍官們的命令得到了貫徹。

  “上車,上車!”

  “跟在車後!”

  日本以及朝鮮軍人們指揮著黑人跟在坦克與步兵戰車後面,或者攀上坦克與步兵戰車。不管是哪一種隨行方式,黑人士兵都位於更安全的位置,日本以及朝鮮軍人在更危險的邊緣位置,從而很好的保證了隊形。

  在戰役進行前,日本與朝鮮志願者們在戰前都參加了會議,搞清楚了他們將得到的戰後待遇。

  即便沒有立功,只是完成了作戰任務,戰爭結束後也可以得到2-3戶家屬的移民配額。如果這些人在戰場上立功,就可以獲得更多的家屬移民配額。

  若是不幸犧牲,不管是否立功,他們的家屬可以得到3戶移民配額。移民地區包括澳大利亞、新西蘭以及非洲。

  如果這些人不願意移民,中國方面保證這些日本與朝鮮人能夠得到日本與朝鮮體制內的職務,或者得到該國國營企業內的正式編制。

  不管是哪一項,都能夠讓日本與朝鮮志願者沒了後顧之憂。中國體系在制度保證方面的表現格外出色,每一個人都建立了自己的檔案,不會出現活不見人死不見屍的情況。

  有了堅定的指揮,配合上低級軍官們的堅決執行。即便在中國精銳部隊看來,這次進攻至少是合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