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誰與歸 作品

第三百八十一章 賤儒?收買起來不值錢

那些個自己比較喜歡的,太后註定不喜歡,朱翊鈞喜歡燒一些的,就是那種燒起來,能把人化了那種,李太后和陳太后可不會選這種。

馮保樂呵呵的說道:“選妃自然要陛下選啊,太后說,劉妃李妃不稱心,讓陛下選個自己稱心的,這一共一百零八張畫像,個個都是身家清白乾淨。”

“先生怎麼說?”朱翊鈞想起了張居正板著臉的樣子,問起了張居正的態度,王者無私,納妃看似是私事,但其實也是公事,誰知道這次入宮的妃嬪所出的皇子,日後有沒有可能做皇帝?

“先生選的比較…大膽。”馮保面色極為古怪的說道。

“哦?好好好。”朱翊鈞笑著說道:“都有誰,上前來,看看。”

“姐妹成對,花開並蒂。”馮保在舉著畫像的小黃門面前走來走去,選了其中兩個,來到了陛下的面前。

姐妹成對,顯然是雙胞胎,長相上自然是沒得挑,而且眉宇之間就有一股嫵媚,顯然是媚骨天成,兩雙桃花眼,眼尾略略上翹,平添了幾分妖嬈,眼神似醉,又有幾分楚楚可憐,至於身材,則更像是熟透了的梨,不像是王夭灼那般葫蘆形,這梨形自然有別開生面的風味。

“好好好,馮大伴有心了。”朱翊鈞不住的點頭,肯定了馮保的工作,他想了想揮了揮手說道:“放右邊,下一個。”

歷史上最有名的花開並蒂,自然是那漢成帝的趙飛燕、趙合德姐妹,環肥燕瘦的環是楊玉環,燕是趙飛燕,也是紅顏禍水的代名詞。

朱翊鈞倒不是怕外廷的朝臣們反對,他就是看還有那麼多畫像,再看看。

“這二位,是一對母女,女兒十六,母親二十四歲。”另外兩幅畫像被舉了出來,馮保神秘兮兮的說道。

朱翊鈞一愣,疑惑的問道:“這這這,這二十四的娘,怎麼有十六歲的女兒?”

馮保笑著說道:“這女兒九歲時,父親死在了遼東撫順關,母親憂思成疾三個月後離世,家裡本有個兄長,奈何嫂子刻薄,便將這女兒送到了三姨家中,這三姨嫁的算是大戶人家,當時這畫像中的母親,已經十七歲,心有所屬,遲遲不肯嫁人,就把這女兒認作了自己閨女,算是堵住了一些流言蜚語。”

“遼東逆酋王杲誘殺我大明備禦裴承祖,李成梁出塞踏平了古勒寨那次嗎?”朱翊鈞算了算時間,疑惑的問道。

馮保趕忙說道:“正是,裴承祖被逆酋誘殺,這女兒的父親就是裴承祖帳下。”

“那這位母親呢?不是心有所屬嗎?”朱翊鈞好奇的問道。

馮保俯首說道:“這位名門閨秀,喜歡一書生,那書生一直說等他金榜題名,就上門提親,萬曆五年,這書生終於金榜題名天下聞,結果立刻迎娶了別家,這名門閨秀膝下還有個來歷不明的孩子,這便徹底沒法嫁人了。”

“朕知道了,這書生叫什麼?出爾反爾非君子也,不可重用。”

馮保立刻俯首說道:“兗州孫玄,山東兗州府東平州人,民籍,萬曆元年舉人,山東鄉試第十九名,會試第二百五十名,殿試三甲同進士出身。”

朱翊鈞點頭,頗感興趣的說道:“放右邊,下一個!”

“還有金毛番?!”朱翊鈞看到了下一副畫像,當場震驚,馮保這個花鳥使,真的是盡忠職守!

馮保俯首說道:“稟陛下,還有紅毛番呢,都是當初安東尼奧船長送來的,也是禮物,就一直在常樂寺養著,一共十二人,臣挑出了兩位。”

“這金毛番紅毛番,暫且放左邊吧,朕嫌她們體味大,下一個。”朱翊鈞看了看,沒有多少興趣,大洋馬雖好,可是需要香味遮掩,要不然那個味兒有點衝了,尤其是早上起床,被窩裡那個味兒。

馮保暗自記在,陛下對夷狄有歧視,哪個妃嬪侍寢不沐浴更衣焚香的?陛下就是歧視罷了。

“怎麼還有嫁過人的!”朱翊鈞看了幾副之後,再次疑惑的問道。

馮保樂呵呵的說道:“善絲竹管樂之器,十六歲已然是江南名家了,嫁過人為了脫賤籍,陛下,老嬤嬤去看過了,花徑不曾緣客掃,沒什麼問題。”

馮保的沒問題,這兩旁長滿花草的小徑,不曾有過客人踏足。

“馮大伴有心了,下一個!”朱翊鈞點了點頭,將這幅畫像放到了右邊,左邊是不喜歡,右邊是再考慮下。

這近半個時辰過去,朱翊鈞終於有點累了,說實話,多少有點看花眼了,千姿百媚,各有風情,但要說喜歡,也沒有真的特別喜歡的,武宗皇帝的確荒唐了些,但也留下了不少祖宗成法,比如這未亡人、比如這人婦,都能挑選。

本來就是以色娛人,自然是怎麼好看怎麼來。

“陛下看看這個?這是先生選的。”馮保看出來陛下累了,拿出了今日的大殺器,小黃門將畫卷徐徐展開,朱翊鈞眼前一亮,這個是真的不錯。

就是畫像也十分撩人,一顰一笑好似手執花枝,看似弱柳扶風,細看風情萬種,還帶著一些靈動,一雙要人命的大長腿,一看就很勾人,渾身上下就透著四個字,家宅不寧。

張居正沒有選的太離譜,但也是選了個禍國殃民的美人,這家宅不寧的女人,根本就是個狐媚子。

“不錯,放右邊,剩下的快速過一遍吧。”朱翊鈞對這個非常滿意,但是畫像歸畫像,真人歸真人,這也要看到人才知道是不是照騙。

朱翊鈞最終挑出了十二個美人來,這都是要見的。

“這個二十四歲的母親,明日安排覲見。”朱翊鈞讓人把十二副畫像收走,單獨留下了一副,那個痴心的女子。

“陛下,要讓她留宿在離宮嗎?”馮保大喜過望,隨著陛下年長少壯,終於在這方面開竅了!

“到燕興樓去,明日燕興樓有熱鬧看,朕去看熱鬧,順便看看這個民婦,黎牙實的教訓已經很充分了,她心裡住著人呢。”朱翊鈞明日要去燕興樓瞧熱鬧,他對這個女人不感興趣,他對這個女人的故事很感興趣。

馮保提到的這個孫玄,也是明日的熱鬧之一。

萬士和知道的事兒,朱翊鈞自然也知道,有人打算私發船舶票證這個氣氛已經在醞釀了,大明皇帝心善,可不代表勢要豪右們心善,南衙造船廠自然有官廠,也有民坊,朱翊鈞要親自去看看。

事涉開海,茲事體大。

張居正新政和朱翊鈞新政共同構成了萬曆新政,朱翊鈞的新政主要集中在開海和農作物技術進步和推廣之上,開海可以說是朱翊鈞新政的重中之重。

大明造船廠的技術是部分對外開放的,比如三桅夾板艦的技術,全都開放,但是現在民坊的規模還是太小了,促進民間對開海的投資,也是開海的一部分,在佔據商品優勢的情況下,朱翊鈞不必過分擔心資本外流的問題。

二十四日短暫休沐之後,朱翊鈞一如既往的坐到了文華殿上御門聽政,講筵用過午膳,朱翊鈞前往了北大營操閱軍馬,回到了離宮御書房,批閱了今日奏疏。

張居正對馮保蒐羅那些美人的情況,是十分清楚的,明確的表示了支持之外,還給陛下挑了個美人,張居正沒有阻止這種胡鬧,他巴不得陛下胡鬧一些,若不是礙於太傅的身份,張居正恨不得給陛下塞兩個波斯美人。

張居正其實非常擔心陛下疲憊,國事繁瑣,利益山頭太多,處置起來勞心勞力,總要勞逸結合才能長久,眼下陛下春秋鼎盛,精力充沛,可是日後呢?大明的制度設計,有著極強的糾錯力量,但是皇帝一旦懈怠,就是江河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