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誰與歸 作品

第三百三十三章 握緊手中的榔頭,敲碎他們的腦袋

朱翊鈞坐直了身子說道:“孫氏欠了你們家一百三十兩銀子,他府上一共欠了斗升小民近三千兩銀子,去年他家修了個閣樓,一共四層,三分地,一共花了四千五百兩,只給了兩千多兩,土木磚石料錢和工錢,他都沒給。”

“他不還給你錢,是一開這個口子,他就得全都還。”

孫志誠家裡的虧空不止菜戶營十一戶那麼一點,還有其他的債,孫志誠還了菜戶營的錢,就要把錢都還了。

“草民知道了。”趙老七這次聽懂了,為何孫家明明有錢卻不還。

這還了菜戶營十一戶的錢,就得還其他的錢,但是孫志誠真的沒什麼錢,所以他選擇了不還。

朱翊鈞十分確信的說道:“你到了應昌,好好做事,朕給王如龍寫了信,讓他照拂你一二,王如龍是戚帥的嫡系,朕是戚帥的學生,這個面子,王總兵還是給的,你好好表現,立些軍功回來,如果立了軍功,朕就給你立個碑,就豎在西土城,讓那些個遷徙入京的豪奢戶都知道厲害。”

“朕需要你的榔頭,大明也需要你的榔頭。”

“你現在不懂沒關係,握緊你手中的榔頭,敲碎他們的腦袋,這個清楚了嗎?”

“這個清楚!俺會!”趙老七到這裡就完全聽懂了,陛下說的道理,他不甚明白,但是陛下讓他用榔頭打北虜,堂堂正正的立功,他聽懂了!

“上前來。”朱翊鈞略顯好奇,都說這個趙老七的力氣大,他倒是要試試,這到底有沒有力氣。

張宏和馮保直接都急眼了,怎麼能讓一個殺人案犯,靠近陛下的三丈,這個時候,聖命和他們倆的職責就產生了衝突,張宏和馮保一著急,直接攔在了皇帝的面前。

朱翊鈞也不跟張宏和馮保生氣,直接站起來,繞過了二人,走了過去,伸出手,要跟趙老七較力。

趙老七滿是疑惑的伸出手來,朱翊鈞一把握住開始用力,青年組第一高手開始用力,趙老七下意識的開始用力,較力開始了。

朱翊鈞一直在加力,趙老七也在加力,他完全不懂陛下在幹什麼,只是一個下意識的用力握了回去。

“很好,力氣很大,到了應昌,這個力氣可不要浪費了,你今年多大?”朱翊鈞負手而立,面色不變,平靜的問道。

馮保和張宏看來,陛負手而立,有一隻手在快速的甩動著,那隻手還有些泛紅,那紅印子,看著就很疼,但是當著這麼多人的面,朱翊鈞這個皇帝,也不好失態,只能忍著痛!

這個趙老七的力氣是真的大!

“十五。”趙老七如實的回答道。

“多大?”朱翊鈞猛地瞪大了眼睛,驚訝的問道。

趙老七根本不知道自己犯了什麼錯,一下就跪在了地上,連連磕頭說道:“回稟陛下,草民十五。”

朱翊鈞十六,細皮嫩肉,像個孩子,趙老七十五,沒討婆娘,面黃肌瘦,像個老農,朱翊鈞完全沒想到,這趙老七居然比自己還小,因為看起來飽經滄桑。

朱翊鈞拍了拍趙老七的肩膀說道:“到了應昌,好好的錘那些北虜東夷,還有,你不是朕的對手!”

“草民領旨。”趙老七再次叩首,看來陛下沒有怪罪他的大不敬。

趙老七被帶走後,朱翊鈞對著馮保和張宏,再次強調道:“他不是朕的對手,他的力氣和朕幾乎旗鼓相當,可是他不習武,打不過朕,真的不是朕的對手。”

“陛下武力超群!”馮保立刻拍了一句馬屁。

“告訴王如龍好生培養,這傢伙,培養好了,是個猛將。”朱翊鈞甩了甩手,他說的實話,真的拼殺,趙老七一把子蠻力,肯定打不過習武多年的朱翊鈞,可是王如龍真的好好培養,這個趙老七,怕不是要挑戰青年組第一高手的地位了。

天生神力、天賦異稟,是老天爺賞飯吃。

“這傢伙力氣怎麼這麼大!”朱翊鈞再次搖頭,甩了甩手,趙老七的力量,的確出乎朱翊鈞的意料,朱翊鈞吃的可是細糠,趙老七吃的是粗糧,習武是個很花錢的事兒,那大魚大肉營養可比趙老七好的多的多!

朱翊鈞宣見了另外一個案犯,孫志誠。

孫志誠進門就是猛一頓磕頭,大聲的喊道:“陛下,草民冤枉啊,草民家人被害,親朋被殺,怎麼落得如此抄家的下場啊?還請陛下為草民做主!”

孫志誠大抵是想不明白,自己欠錢不還,怎麼就弄到了全家被收入天牢,家底兒都被抄的一乾二淨,甚至連所有的田畝都被大明收為了官田安置,自己世代積累下的田產,全都歸了那些刁民們,明明是刁民傷害了他的家人,傷害了他的親朋。

那個訴棍,和孫志誠的關係是好友,而不是其他。

孫志誠知道,這是這一生最後的機會了,在陛下面前喊冤,讓陛下收回成命,讓他繼續作為縉紳在鄉野之間作威作福。

朱翊鈞則是直勾勾的盯著孫志誠,平靜的開口說道:“你說的,朕都知道,朕不是冤枉你,是你正好撞了上來,最近大明京師多了不少的遮奢戶,這些個遮奢戶從南衙而來,他們現在剛剛過來,還很老實,朕得讓他們知道,什麼能做,什麼不能做。”

在長安北方的渭河北岸,有一片地勢較高而平坦的平原,名叫咸陽原,咸陽原埋葬著西漢九位皇帝,漢武帝之前,大漢一直執行著遷徙富戶到這裡守陵,接連持續了五代。

漢高祖長陵、漢惠帝安陵、漢景帝陽陵、漢武帝茂陵、漢昭帝平陵合稱五陵,人越來越多,最後建立一縣,名叫:茂陵縣,而這裡的闊少被稱之為五陵紈絝。

五陵年少爭纏頭,一曲紅綃不知數。

而茂陵縣也成了大漢官僚人人畏懼之地,這裡真的不好管,這些遮奢戶遷徙到了五陵附近,到底有囂張?

在漢昭帝時期,這些五陵少年,甚至盜竊漢武帝墓葬的陪葬品,四處售買!

當時霍光以大將軍、大司馬、博陸侯的身份執掌朝政,聽聞鄴城有一人兜售漢武帝陵寢中的玉杯,霍光親自找市上那個官員訊問,這官員說賣玉杯人的相貌,霍光大吃一驚,原來長相和漢武帝一樣。

鄴縣又有一人,於市貨玉杯,吏疑其御物,欲捕之,因忽不見。縣迷其器,推問,又茂陵中物也。(霍)光自呼吏問之,說市人形貌如先帝。光於是嘿[mo]然。——《太平御覽》

這名官吏自然是在撒謊,只不過是提醒霍光,這件事的處理難度,你霍光要能處理就繼續追查,要是覺得不好處理就如此推脫,說是漢武帝的顯靈,這樣大家都面子上能過得去。

霍光選擇了漢武帝顯靈的處置辦法,因為當時他正在跟上官桀、桑弘羊爭奪輔弼大權,所以不能將茂陵的那些遮奢豪強,趕到對面。

五陵弟子,在遷徙入京之後,逐漸掌握了一部分的權力,對朝局形成自己的影響力,而且影響深遠。

孫志誠的案子,不大不小,正正好,拿來殺雞儆猴、立規矩,告訴遷徙入京的遮奢戶,什麼能做,什麼不能做。

孫志誠暗道倒黴,他思前想後,跪在地上,連連磕頭的說道:“陛下啊,草民冤枉啊,但事已至此,草民懇請前往呂宋,也不要去應昌,那趙老七如此凶逆,草民恐遭不測,陛下,送草民和家眷前往琉球或者呂宋吧,離那個凶逆,遠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