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誰與歸 作品

第二百三十七章 他們失去了一切,但是獲得了自由





汪直的海寇一家獨大,盤踞在薩摩州,徹底堵死了倭國對大明海疆的影響力,汪直一死,倭寇就像是出籠的惡犬一樣。





因為汪直的死,代表著大明徹底失去了對海疆的控制。





海瑞帶著一些玩味的表情說道:“這俗話說得好,一朝權在手,便把令來行,這坊間都說,三年清知府,十萬金花銀,這話是說,再清廉的知府,做三年也能撈十萬金花銀。”





“這王本固官至吏部尚書,素有廉潔之美名,倒是可以查一查,是不是真的清廉。”





海瑞直接把王本固當成了反貪指標來看待了,因為他覺得這本奏疏上的沒有道理,呂宋遠在萬里之外,王本固是怎麼搞清楚呂宋的情況,並且上奏言事兒?





楊博致仕歸鄉後,對朝中之事不聞不問,朝廷再次知道楊博消息,還是楊博病逝家中。





葛守禮搖頭說道:“這要是查出什麼來,也辦不了不是?”





大明之前不反貪,既往不咎是一條政治默認的規則,王本固就是貪得再多,也不能查辦不是?





海瑞則是笑著說道:“他為什麼可以上書言事?因為他是正二品致仕的縉紳,他為何要上這本殺林阿鳳的奏疏,這總是可以查一查。”





“如此。”葛守禮瞭然。





什麼時候既往可以追究?當他不收手依舊收錢辦事的時候,過去的舊賬就要拉清單處置了。





張居正繼續主持廷議,這一次是任命使者前往琉球,封尚久為王,助琉球國王平倭。





尚久不是王世子,朝廷不想冊封,拖了五年之久,但現在問題是,大明鞭長莫及,利用助琉球平倭之事,擴大大明在琉球的影響力,才是正途。





三娘子入京了,這是她第三次朝貢,在會同館驛下榻之後,她休息了一日,就迫不及待的請見了鴻臚寺卿陳學會。





“妹妹的事兒,給陳冬卿惹了不少的麻煩。”互相見禮之後,三娘子首先道歉,她把妹妹送給陳學會是為了建立一個溝通的渠道,為自己入朝做籌備。





這也是張四維兵行險著的原因之一,因為羊毛生意茲事體大,大明金國方面已經不滿足跟西北晉黨溝通,而是想要跟朝廷直接溝通,這個妹妹其實和當初俺答汗的孫子逃入大明是一樣的,都是在製造溝通渠道。





但是三娘子這個妹妹逃回去了,搞得陳學會非常被動。





“她一個婦道人家,朝廷傾軋激烈,她怕了也是正常的。”陳學會端坐,笑著說道。





三娘子的妹妹是陳學會的外室,現在是陳學會的妾室,所以三娘子和陳學會是姻親的關係,陳學會本來打算避嫌,三娘子作為大明冊封的忠順夫人也有資格直接面對禮部尚書馬自強。





可是張居正在廷議裡,仍然讓陳學會去接待,這就是一種保護。





“陳冬卿,乃是大丈夫也。”三娘子由衷的說道。





陳學會有些疑惑的看著三娘子,這一句顯得沒頭沒尾。





三娘子十分鄭重的說道:“我還以為妹妹命不久矣,直到昨日妹妹到會同館驛尋我,所以才說陳冬卿是大丈夫。”





三娘子對自己妹妹回到大明持有悲觀的態度,她把妹妹送回京師,其實已經做好了自己妹妹死於非命查無此人的準備,大明讀書人之狠辣,三娘子見識過很多次,為了爭權奪利,為了權力的傾軋,什麼做不出來?





三娘子的妹妹已經成為了陳學會繼續升轉的阻力,那麼為了消除阻力,死,是一件再正常不過的事兒了。





“忠順夫人謬讚了,嫁雞隨雞,嫁狗隨狗,既然入了我的家門,自然是歸我看顧。”陳學會這才明白,感情自己在這位大姨子心裡,就是這種殺人滅口的小人。





三娘子妹妹逃跑的事,最後被朝廷定性為回鄉省親,回來之後,他的問題就不是那麼嚴重了。





因為朝廷的風力輿論,現在還是集中在了王崇古這個族黨叛徒的身上,特別是王崇古要因功入閣了,王崇古更加處於風口浪尖之上了,陳學會的問題,倒是沒人關注了。





畢竟人帶著孩子,回來了。





若是三娘子的妹妹不回來,或者回不來,陳學會才是麻煩纏身。





陳學會不由的想起了汪道昆,汪道昆在松江府主持清丈之事,惹了一身騷,某日汪道昆早上醒來,忽然看到了身邊多了個女人,很快這件事就被御史聽聞,汪道昆被彈劾強淫民婦,最後這件事的處置是汪道昆納了這個民婦為妾。





汪道昆也沒拿這個妾室如何,在清丈鬥爭結束之後,這妾室也活的好好的。





大明的讀書人是陰毒的、是心狠手辣的,這不是三娘子的刻板印象,而是實情。





“俺答汗請金印之事,朝廷絕不可能准許。”陳學會和三娘子敘舊之後,闡明瞭自己的態度。





“大明朝廷不準,俺答汗還是要去的。”三娘子十分肯定的說道:“這是他第四次前往西寧了,嘉靖三十七年、三十八年、隆慶二年,俺答汗多次從河套南下,相繼擊破了亦不剌部、卜兒孩部等,大明朝廷想攔,是攔不住的。”





俺答汗四次征伐青海、兩次攻伐瓦剌,武功赫赫,如果不是河西走廊在中間攔了那麼一下,青海、河套會連為一體,成為大明西北的心腹大患。





“這就是大明不給金印的緣故,河西走廊是大明的河西走廊。”陳學會十分坦然的說道:“俺答汗是很厲害,用你們草原的話說,長生天的光輝重新照耀到了西寧。”





“如果給了俺答汗都督金印,那河西走廊就是俺答汗任意進入的通道了。”





陳學會當然知道俺答汗很強,對瓦剌、對西寧諸戎狄、對大明,都是屢戰屢勝,戰爭的勝利,讓俺答汗的凝聚力極強,但是隨著俺答汗的腿疾愈加嚴重,他的個人威信急速衰弱,才讓三娘子有了可乘之機。





“俺答汗是要信佛了嗎?”陳學會忽然開口問道。





“是。”三娘子面色驟變,但還是回答道。





信佛,對大明而言是個好事,草原人一旦信佛,就會失去進攻能力,比如北宋的心腹之患遼國,就是信佛之後,變成了佛國,失去了進攻的能力,和北宋互相比爛。





“草原信奉長生天,成吉思汗直譯為:賴長生天之力而為汗者,天神選定為汗,俺答汗作為黃金家族,豈不是背棄了祖宗?”陳學會滿是笑意的說道。





“俺答汗是草原的叛徒。”三娘子終究是無奈的說道。





俺答汗在信佛這件事上非常執著,這代表著俺答汗不僅背棄了草原的神,還背棄了祖宗,三娘子也反對,但是固執的俺答汗一意孤行。





朝廷不給金印,俺答汗要去西寧,朝廷給金印,俺答汗還是要去西寧。





三娘子不甘心的說道:“朝廷給了俺答汗金印,對朝廷也有好處,大明在經略東北,那麼西北就要安穩一些,俺答汗順利去了西寧,對大明在東北的經略只有好處,沒有壞處。”





“廷議已經有了決議,不會更易。”陳學會十分明確的回答了這個問題。





“真是可惜。”三娘子只好接受了朝廷這個決定,因為朝廷已經形成了決議,哪怕發現錯了,也會一路走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