豐澤芳菲 作品
第265章過渡
從售樓處出來,陳二叔看著手上的契約,感慨道:“如今這個時代發展太快,還是你們年輕人有魄力。”
說到這裡,他又想起當初捨不得坐火車,非要用雙腳丈量到豫州的高家人。
“有時人生選擇有舍才有得,高家人捨不得花點錢坐火車去豫州,結果等他們走到豫州時,發現豫州的鋪子田產基本已經被各府管事商家挑選的差不多了,他們去了豫州連撿漏都撿不到好產業。”
陳四海心裡也在為高家人惋惜,“商場如戰場,這句話可不是說說而已。去往豫州的火車就是給眾位商家的一條搶佔商機的機會。而高家人心疼一點小利,卻得不償失,實為不值。”
商海機會有限,而你一步沒趕上,可能就是步步都遲別人一步。
就比如上次豫州,大多數人都知道坐火車去豫州置辦產業。
而高家人卻因節省遲了大家一大步,等他們到了豫州,好的產業已經被大家收入囊中,他們只能撿別人挑剩的。
這批早到豫州的商家管事置辦好豫州的產業又從豫州趕回京城。正好遇上城外安置小區剩下這一棟拋售。
不管他們能不能買到這些房子,但是至少他們趕上了這次機會,而高家人這會兒還在豫州為置辦產業到處奔走,挑來挑去也沒有挑到如意的商鋪或田莊。
等高家人回來已經什麼都不剩了。
如今城外的安置小區就是京城周邊百姓最近津津樂道的事情。
皇宮裡,夏婧也在為京城驟增的用煤量頭疼,以前挖出來的煤炭只要用於兵仗局就好,如今又增加了火車要用煤,供暖的鍋爐要用煤,還有京城城外安置小區的百姓家裡用煤,從而帶動城內的百姓也買煤燒。
驟然增大用量,而煤礦的開採量能上來,但運輸成了難題。
以前是用馬馱車拉,如今用量加大,傳統的馬馱車拉有點供不應求。
夏婧想到了煤礦的那種小火車,用來運煤非常實用,在山區煤礦,不需要動力,稍陡的坡度,很容易就能用小火車廂將煤炭運到山腳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