姑蘇獻芹人 作品

第1773章 暗示總線、智腦測試

    實驗室中。

    夏多將20枚經過特殊調製的通訊法器,分三排放好,雖然如何擺放並不影響實際效力,但至少能讓自己看得更清楚些。

    最上面一排是指令層,就只有一個孤零零的水晶球;第二排是判斷層,兩枚水晶球。

    第三排就多了,一共十七個,分為兩組,一組七個,一組十個,分別聚集在對應的判斷層節點下方。

    接下來便是,夏多認為智腦項目中最為麻煩的一步了——

    利用,以他自己的意識為紐帶, 為所有智腦節點建立信息傳遞通道。

    也就是說這個所謂的“智腦”, 其實是建立在他自己的意識之上的,只不過用了另外幾個意識副本作為“計算硬件”,他自己的意識僅僅只是充當信息傳輸的媒介。

    通過這樣的方式,減輕本體意識的計算(思考)負擔。

    這一步之所以被夏多稱為“最麻煩”,原因就在於他需要為每一個節點分別設計一套信息傳遞方式。

    他現在初步實驗才用了20個節點,那就需要至少需要20個暗示術,今後節點數增加就又要重新設計。

    谷黝

    不同於之前為創造器靈就純粹是“體力活”,現在這個則完全是腦力活,一有不慎考慮不周的話,可能最終實驗無數次都找不到bug。

    那要是出現那種情況,簡直就是一場噩夢,找bug的過程幾乎不亞於將這一套體系推倒重來。

    這還僅僅只是設計方面可能會出現的問題,而如果再加上操作方面,萬一施法時暗示術暗示的內容錯了,自己還以為對了,那又是另一場噩夢了。

    因而,即便感到麻煩,夏多卻也沒有絲毫假手“器靈”的想法,所有暗示施法的內容,他都親自思考、再三確認。

    好在現在也才20個節點,各節點之間的通信邏輯還不算複雜,夏多在從塞汶頓返回的第五天就完成了全部的節點通信設計。

    之後便是施法的過程了,腦力活中也包含著體力活,類似於地球上的敲鍵盤或者摸鼠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