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袍染血 作品

第383章 修有道統破陣去,聚得民心阻路

“如此雄渾的大陣,真要是到了亂時,自然有人從內部打開,其實也是無用。”

陳淵搖搖頭,就打算駕雲而過,他以真仙元神駕馭仙道玄身,更有人道之護持,根本不受人道的浩然之氣制約,那文士手段再是如何,也擋不住他。

不過,當要過境時,陳淵心頭一動,竟在被擋住的幾人裡,感受到了一絲命格氣運的相連,隨即凝神看去,見是個滿臉鬍鬚的粗壯漢子。

“這不是與我的命格氣運有關聯,而是和被我佔了命格的那位有關。”

思慮片刻,他一抬頭,默運心魔玄法,循著因果去搜尋宮中針對自己的殺意,結果卻撲了個空,只是隱隱察覺到那兇惡敵意位於地脈深沉之處。

“董卓躲進了皇室地宮?還是說,他也對張角的頭顱生出了想法?”

想到此處,他忽有心血來潮之感,於是掐指一算,竟有靈性示警!

“能威脅到我的仙人性命,地宮中果然存有隱秘,董卓入得其中,或許就是要尋得底牌。又或者是因我亂了歷史之勢、反了天意後,天道隨之而動,給我上強度呢。如此一來,還真的做些準備了……”

陳淵目光一轉,再次落到了那滿臉鬍子的男子身上,冥冥交感,知曉此人與自身的反意命格之關聯,其實是個破局點。

他當即按下雲頭。

此人與周圍幾人早就注意到陳淵,卻沒敢貿然出聲,畢竟在洛陽大陣中還能騰空,面對浩然之氣佁然不動,光是這份修為境界,就遠超他們。

注意到陳淵的目光,那漢子只好拱手詢問:“道友也是去往地宮,尋找張公遺澤的?”

“不錯,我是去找仙人頭的。”陳淵也不隱瞞,接著就問:“如何稱呼?”

那人倒不遲疑,就道:“在下褚燕,乃太平道出身。”

褚燕?

這名字陳淵十分陌生。

他對漢末三國時代的認知和記憶,主要來自於小說、影視與遊戲,主要源於遊戲,但關注的都是頭部人物,再加上是風靈月影宗的資深弟子,狂推地圖又不求甚解,其實記得名姓不多。

“可能不曾歷史留名,就是個普通修士。不過,太平道出身,那肯定是專業的造反分子,難怪與我命格相合,而張角又是太平道開山祖師,帶著此人會有轉機,也不奇怪。”

一念至此,陳淵就乾脆說道:“你跟著我,一同入地宮。”

褚燕神色微變,沒有應下,而是指著前方的文士道:“道友修為高深,褚某自是佩服,但有荀氏八龍這等儒門俊彥擋路,怕是輕易難以破開。”

荀氏八龍?

陳淵心裡一動,朝那人看了過去。

對面的文士早就滿臉凝重的看著陳淵,得其目光注視,當即拱手道:“在下荀靖,見過前輩。如今漢室正逢風雨飄搖之時,真龍搖曳、位格動盪,若是讓命外方士入了神主位所在的宮殿,這炎漢可就要亂了!”

“這亂與不亂,與吾等何干?不就是那些世家大族與高官宦官們爭權之故,”在褚燕身後的一名道人,聞言卻道:“以你荀靖荀叔慈的儒門浩然氣,運轉社稷五祀法,和這洛陽帝都地脈相合,化作層層阻礙,就算是元神來了,想要破開怕是也不容易,只是擋錯了人。”

陳淵又看了此人一眼,見他身子瘦削,雙目精光閃爍,顯是心思多變之人。

荀靖嘆了口氣,道:“薊子訓,你自來了洛陽,也是沐浴了皇恩,若非先帝准許,便是伱當日以道術亂午門時,就要為供奉樓的人擒拿,而今炎漢遭難,你不思相助,反而要去擾亂,是否恩將仇報?”

那人笑道:“貧道此去宮中,不正是為了報恩?那董卓挾持聖上,這等事連沿途孩童都看得出來,你既以漢臣自居,又擋住吾等,可那董卓已入得皇城,日後天下若亂,也是亂在他董卓之手,亂在爾等助紂為虐、不知變通!”

“正是這個理!”褚燕點頭揚聲,附和道:“你這儒士有這等本事,皇宮紛亂的時候不見出手,這時擋在此處,是何道理?”

陳淵聽了這話,不由點頭,覺得這褚燕頗有見地,連帶著看著順眼了不少,同時他也在咀嚼著“薊子訓”這個名字,最後確定毫無印象。

“應該也是個不曾在歷史上留名的道人修士。”

“兩位說的是,”對面的荀靖卻面無異色,“荀某昨夜得了消息,自家中趕來,因顧慮性命,以至錯失了救駕時機,因此今日才豁出性命,也要護得宮中不染方外之意!至於那董卓,自然也有人去對付,就無需閣下操心了。”

“豈能不操心?”又有一人開口:“我聽說社稷五祀法能調陰陽、順四時、序五行,以政令配月令,而舒心意、惠天下!如今,你卻是聚攏萬民之念,不問青紅皂白,便阻吾等之路!這又是何道理?”

荀靖拱手道:“閣下何人?竟知我五祀法精妙?莫非也是儒門出身?”

“在下仲長統,無名小卒罷了,在鄉間有個‘狂生’的諢號,卻是不登大雅之堂。”那人粗布麻衣,面有風霜之色,該是常年在外遊歷的,“我曾學儒於北海,亦曾學道於南山,但並無什麼道統,行的是雜糅之道,見得是人道之妙!此番是聽聞有仙人之首在洛陽,想一窺究竟,看這仙人到底是仙,還是人,未料碰上了洛陽之亂、聖上被挾,便想著去出一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