棄脂焚椒 作品

105. IF線 不知皇子長什麼樣





“換過牙齒,就能吃肉了,”文清辭將哭鬧個不停的孩子抱在懷中,安慰似的揉了揉她的腦袋說,“等拔完牙後,我便給你顆蜜餞吃,好不好?”




聽到“蜜餞”,小姑娘的哭聲終於弱了一點。




住在附近的小孩都知道,姓文的大夫有個瓷罐,裡面裝滿了好吃的蜜餞。




剛剛發現這件事的時候,還曾有人裝病,想去他那裡要蜜餞吃。




不過還沒得逞,就被文清辭識破。




“真的?”小姑娘攥緊了他的衣袖問道。




“對,”文清辭見對方終於停下哭泣,便從一旁拿來一根棉線,非常仔細地纏在了小姑娘的門牙上,“你要吃杏脯還是青梅?”




小姑娘的饞蟲,立刻被文清辭勾了起來。




她忍不住仔細思考,然後回答:“我想吃——”




說到“吃”的那一刻,小姑娘的嘴巴自然而然地張了開來。




文清辭立刻趁著這個機會,輕輕拽緊了手中的棉繩。




“啊!”




隨著一陣小聲地驚呼,那顆搖搖欲墜的門牙,便從她的嘴裡掉了出來。




小姑娘愣了一下才反應過來,原來文清辭已經替自己拔掉了門牙。




抱著她的郎中輕輕笑了一下,垂眸問:“怎麼樣?疼不疼。”




“呃……”小姑娘猶豫了一下,最終還是如實回答,“好像真的不疼?”




“那就好,”文清辭將她從自己的懷中放了下來,接著起身向房間內走去,“你在這裡好好待著,我去拿蜜餞。”




“好!”




院牆上的薔薇,將木門遮掉了一半。




此時謝不逢便站在那薔薇背後。




隔著花朵他看到——文清辭身上那件月白色的衣袍,被小姑娘拽得皺皺巴巴。




甚至被漿洗乾淨的衣襬上,還染了一些泥土。




可是這個郎中,自始至終都不曾在心底裡嫌棄過那個小姑娘一瞬。




看來文清辭的脾氣,是真的不錯。




剛想到這裡,文清辭便拿著蜜餞走了出來。




同時也看到了站在門口的謝不逢。




小姑娘歡呼一聲,跑到了文清辭的身邊。




“文先生,我要梅子味的!”




“好。”文清辭朝門邊的謝不逢笑著眨了眨眼睛,接著緩緩蹲下身,用筷子夾起梅子味的蜜餞放到盤中,交到了小姑娘的手上。




“謝謝文先生!”




“沒事。”文清辭笑道。




接著,他便抱著瓷罐走到了謝不逢的身邊。




“少俠今日來得這麼早?快些請進。”




謝不逢卻站在門口處一動不動。




沉默幾息後,他終於緩緩低下頭,非常不自然地問:“你這裡……有什麼事要我幫忙的嗎?”




------------------------------




文清辭沒有第一時間回答他的問題。




反倒將另外一個小小的白色瓷碟,交到了謝不逢的手中:“蜜餞紅果怎麼樣?”




說完,不等謝不逢反應過來,便和方才一般將蜜餞從罐中取出,輕輕地放到了碟內。




“給,嚐嚐。”




謝不逢愣了一下,下意識將東西接到了手中。




說話間,剛才的小女孩已經吃完蜜餞,端著盤子走了過來。




她有些不好意思地撓了撓腦袋說:“文先生,我爹爹說,這次拔牙的錢同上回那些一道,先記在賬上。等今年的枇杷賣出去,便將錢一道給您結了。”




“無妨,”文清辭拿回瓷碟說,“不急這幾日。”




他的醫館本就是服務於附近街坊的。




這種記賬的事,常常會有。




“好!”小姑娘心中的大石頭終於落了地,她笑了一下,便開心地跑了出去,找家人展示起了自己豁掉的門牙。




而謝不逢則在這個時候,緩緩地將碟子中的蜜餞紅果放入了口中。




酸酸甜甜的滋味,剎那間在謝不逢的舌尖蔓延了開來。




他發現,文清辭似乎真的將自己當做了小孩一樣在哄……




“味道怎麼樣,少俠?”




謝不逢頓了一下回答道:“好吃。”




文清辭笑著把盤子收了回來,終於回答了謝不逢一開始的那個問題。




“實不相瞞,最近的確有一事需要麻煩少俠。”




他一邊說話,一邊走到院角,將扣在水缸上的蓋子挪了開來,用木瓢打出清水,挽起衣袖在一邊用皂角仔細洗起了盤子。




文清辭的動作非常利落,顯然做慣了這樣的活。




“何事?”




聽到文清辭的確有事需要自己幫忙,謝不逢終於鬆了一口氣。




文清辭將洗好的碟子放在一邊的石桌上,抬眸向謝不逢笑了一下說:“後日清晨,我要回家一趟,不知少俠可願與我一道駕車前往?對了,我家就在南邊那座山的腳下。”




“邇硯山?”




如果謝不逢沒有記錯的話,松修八.九成的藥材,都產自邇硯山脈的腳下。




此行他本就有去邇硯山,實地探查的計劃。




如此看來,不如和文清辭同去,一舉兩得。




“是那裡。”文清辭隨即點頭。




“好,我和你一起去。”少年不再猶豫。




*




文清辭並沒有因為謝不逢拿不出錢而偷工減料。




在他的精心照料下,少年身上的傷,恢復得極快。




等到後日出發的時候,傷口已經不再向外滲血了。




“好了,蘇少俠一會兒就駕這輛車,跟在我的背後就好。”文清辭將租來的馬車仔細檢查了一遍,抬頭對謝不逢說。




擔心對方起疑,謝不逢便稱自己姓蘇。




他點了點頭,躍上了馬車。




頓了幾息,謝不逢終於還是忍不住問文清辭:“你回家去,為何要駕兩架馬車?”




“這個呀,”文清辭笑了起來,“我此次回去,打算將家人接到松修來小住幾日,來的時候要帶不少的東西。且除了爹孃以外,家中還有一個妹妹,一架馬車是怎麼也擠不下的。”




“原來如此。”謝不逢緩緩點頭,不再多想。




看得出來,文清辭駕車的技術非常一般。




租來的本就不怎麼結實的馬車,被他駕得搖搖晃晃,速度也慢到不能再慢。




但是謝不逢並不在意。




他反倒藉著這個機會跟在文清辭的背後,觀察起了沿途的村莊。




遇到什麼不懂的地方,也會稍稍加快速度,與文清辭並肩而行,問他幾句。




大半天的時間過去,兩人終於趕在天黑之前到達了邇硯山腳下。




並將馬車停在村口,一道向這座名叫“山萸澗”的小村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