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違的大晴天 作品

第351章 鍾馗出現,賞善罰惡

 剛這麼一想,就聽到“轟隆”一聲巨響,一個人影從天空墜落,在地面上砸出一個深坑。

 “這個落地的姿勢有點過粗爆了!”

 張之維低語了一句,環顧四周,發現周圍有不少坑,看來眾人降落的姿勢不夠瀟灑啊。

 “師叔,這個考核怎麼說?”他問。

 “繼續等待吧,應該是人不夠,到達一定人數後,考核應該就會正式開始了!”

 張御山說道,他已有四品法職在身,已經參加過多次法職考核,比較有經驗。

 葛溫有些疑神疑鬼,從地上抓起一把黑色的泥土,道:

 “這是冥土,我們這次的考核場地,只怕是陰間!”

 張之維說道:“會有比消滅鬼物的數量這一項嘛?”

 “這說不好,這裡是神明打造的內景,一切皆有可能發生!“葛溫說道。

 “轟隆隆……”

 幾人談話間,又有幾人從空中落下,鄭子布也在其中,還把地面砸出了一個大坑。

 魏文章見此,連忙過去把鄭子布給拉了起來,因為是在內景,除了精神有點恍惚,還有些沒緩過來之外,別的毛病沒有。

 鄭子布使勁搖晃了一下頭,看到自己的師叔,又看到了不遠處身材高大的張之維,便問小聲師叔葛文章,張之維是來授什麼法職的?

 魏文章告訴他,張之維是自己的競爭對手,是要來領從三品的九天金闕上卿九天廉訪使知驅邪院事。

 這直接把鄭子布震驚的啞口無言,他去爭正八品法職,張之維就要去爭從三品了,這差距也太大了吧!

 他現在身上的法職是從八品的天樞院左統兵執法真官。

 之所以如此,是因為仙官法職的晉升,是有嚴格條例的,八品法職一年需救度二十人以上,除非有大功德傍身,不然只能連續完成三到五年的指標,才能獲得保舉晉升的機會。

 他要修行內籙,還要修行外籙,又要研究道藏經典,修行各種壇儀,留給他下山救度的機會本就不多,完成從八品法職的晉升要求,就已經很不容易了,但張之維卻直接一步登天,要去領從三品的法職。

 要知道三品法職功德的要求可是五年十二功,也就是五年得救度一千二百人,平均下來,一年就得救度二百四十人。

 這麼多功德,這簡直是駭人聽聞,張之維直接如此破格晉升,那麼他在遼東到底弄到了多少功德?

 這讓鄭子布直咂舌,不過他倒沒認為張之維是通過天師府的關係走後門來的。

 因為主持考核的是法脈神明,就算張之維通過保舉師走後門進來,功德不達標,法脈神明也會把他刷下去,小聰明無意義,他能出現在這裡,至少三大師認為他是夠格的。

 “上次陸瑾也跟著去了,保家衛國,作為同行者,他的功德只怕也少不了,必須給這傢伙提個醒,若有下次,得叫上我才行……”鄭子布心裡暗暗想道。

 鄭子布也是一個比較內斂的人,他和張之維不太熟,總覺得給張之維說,下次有情況叫上自己一起,有些太孟浪了,而陸瑾和他是死黨,和陸瑾說,他心裡沒負擔。

 興許是落下的人已足夠開啟考核,人群的邊沿忽然升起了濃重的霧氣,霧氣連成一片,裡面浮現出隱隱綽綽的景物。

 那景物是一座雄偉浩瀚的古城,足足有數百米高,坐南朝北,通體青黑,城門口掛著巨大無比的白燈籠,燈籠上寫著壽字,照亮了古老城門的門首上的兩個字——酆都。

 兩個古老篆字正清晰非常,像是歷經了千百年也未曾褪色。

 “酆都城!”

 張之維喃喃自語,只感覺到撲面而來的氣息,似乎都彌散著一股滄桑歲月。

 莫名的,他想起了上次國師給他安排的地府之行,不過那次,他進的是枉死城,這次出現的是酆都城。

 對於酆都城和枉死城的區別,很多人不知道,只知道它們是陰間的兩座城。

 但其實不然,酆都城這一說法,出自祖天師張道陵,是他弄出來的法脈的一部分。

 而枉死城十八層地獄那套系統,是佛教弄出來的法脈。

 兩者相似,但又有不同。

 但後來,三教的教義慢慢進行了融合,一些東西發展成了一種共同的信仰,所以就有了現在的版本。

 但這也讓很多人對陰曹地府這一概念很模糊,什麼十殿閻羅,酆都大帝,地藏王菩薩,四大鬼王,泰山府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