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日子的又一天 作品

第474章第三局

但是想到蔡琰的工作內容,司馬懿直接打起了十二分的精神,讓自己明白自己絕對不可以輸。

他相信自己的能力,也相信自己的未來,必然可以留名於青史。

倘若哪天史書當中,將今天的對戰過程記錄了下來,蔡琰所寫的內容,便是重要的參考和依據。

在這種情況下,如果真的輸了,大概率會被寫進他自己的傳紀當中,那豈不就是坑了嗎?

為了自己身後之名而著想,絕對不能輸給眼前這個諸葛亮,否則以後的人,豈不都認為他輸給諸葛亮了,那怎麼可以!

諸葛亮則更在意蔡琰的官職,因為有官職就意味著有俸祿。

再加上之前所瞭解的盧弈,以及周圍進行服務的女官。

整個泰山郡對於女子當官的限制條件,貌似並不高。

也就意味著泰山郡取人取才,更加廣泛且有自己的標準。

再聯想到盧弈的為人處事,以及所做的政績,在老百姓的傳播當中,也算是稱讚居多。

而蔡琰所做的事情,更像是給後來的人,留一條繼續學習知識的路。

東觀已毀,然蔡琰猶在,其書也就還在,大漢帝國知識上的明珠,最後的瑰寶也就還在。

抱著各自的目的,兩人展開了辯論,其中也有不少的知識,涉及到了藏書塔內的知識。

相比於蒙圈的繁欽,諸葛亮與司馬懿都沒什麼異常,蔡琰更是理所當然的點了點頭。

“時間到了,二位還未分出勝負,故此局以平局結束!”蔡琰看著停下的司馬懿與諸葛亮,做出了自己的裁判。

裁判完畢以後,蔡琰收起了自己手動的筆,然後將放在桌面上的紙張捲了起來,並收入自己的袖口當中,緩緩告退。

諸葛亮與司馬懿互相看了一眼,皆行禮,禮送蔡琰的離去。

“還有一局平局?”郭嘉看著其他人放在自己桌上面的財物,難以置信的說道。

要知道其他人下注的時候,可從來沒有平局的說法,畢竟這個是三局兩勝制,照這節奏,他好像完全不需要賠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