犁漢 作品

第六百四十八章:五福

  當北軍車乘帳幔,精光耀日,行進在章臺路的時候,城內各家紛紛驚愕,不知道又發生了何事。

  而當送金簪的陳到往回趕的時候,正看見隊伍中的劉備,忙帶著府上家將靠了過來。

  當陳到遞給劉備一籠食盒,告訴這是夫人準備的時候,劉備暖道:

  “這一次又是不能見夫人了。”

  說完,劉備打開食盒,見裡面放著一碗湯羹,猶自散著熱氣。他將羹湯一口飲盡,俄而對陳到說:

  “陳叔至,歸制,執旗。”

  陳到於馬上挺著脖頸,大聲唱喏,然後帶著劉、楊兩家的家將護在了劉備身後。然後其人又從背囊裡翻出一面旗幟,然後換到旗杆上,接著用力一舞。

  一面絳色大旗就這樣迎風而立,旗面上正是那四字:

  “精忠報國”。

  章臺路是長安南北正大道,有三路。中間為御道,兩邊為官道和民道。而尤其是劉備走的這一段路是機構最多的區域,乘輿車架擠得滿滿都是。

  此時,因皇帝特許,劉備帶著北軍正沿著中間御道滾滾而下,而兩邊的車架乘輿都已停在道上,車內的士大夫公卿之族,皆在帷幕下引頸側目。

  等見到那面繡著“精忠報國”的絳色大旗飄舞在軍列前時,這些豪族卿大夫,神色不一。

  有擊節叫好的,有不屑一顧的,有指為沽名釣譽的,但不管是誰都知道,此必為左將軍劉備。

  當中有熟悉劉備行蹤的,知道他最多也就是今日才入城,這就帶兵出征了?這劉玄德何其速啊!

  也不怪乎劉備要這麼快。

  實際上按照正常的出征流程,不僅要皇帝下討賊檄書,拜將,校閱出征軍,還要去往城南的太廟祭祀,總總流程走了一遍才能出征。

  但真要按這個流程走,可能等到來年春才能入漢中,到時候叛賊怕不是早就穩定益州局勢了,到時候怕就要打苦仗了。

  所以,現在的劉備要的就是一個出其不意,打的就是一狂飆突進。

  而為了麻痺益州一方,小皇帝那邊也沒有走朝廷的正式流程下詔,也沒有立即將劉璋方面定性為反叛之罪,為的就是給劉備這裡爭取時間。

  因為擺在劉備面前的第一個困難,就是如何順利進入漢中。

  如果說益州難行,這十之五六就是難在取漢中。

  漢中作為巴蜀盆地和關中平原的中間地帶,無論是雙方哪一方要主動出擊,都必須先拿下漢中。這也是趙韙等人為何在一開始就要驅逐漢中太守蘇固的原因,據漢中,既可防備北向之敵,也可為後面主動出擊創造機會。

  可以說,漢中就是雙方最重要的前哨基地,是必爭之地。

  那要取漢中這個巴蜀捍蔽,劉備有什麼辦法呢?無他,只能偷襲耳!

  從關中進入漢中的道路就三條,一個是褒斜道,前後一共五百餘里。從扶風郿縣的五丈原進谷,然後沿著褒水河谷一路南下,可直達漢中郡治南鄭。這條路也是這三條路最短的一條,本朝的驛路就是選的這裡。

  而第二條路呢,為儻駱道,這路也近,但它卻是最險峻的,大軍通行困難,只適合小股商旅通行。

  而第三條路呢,就是子午道,可以直接從長安進入子午谷,然後沿著秦嶺豁口穿越,然後抵達漢水,再繞道向西,就可以抵達漢中城固。

  這條路雖然較為曲折,但因為大軍可在長安就近隱入山谷秦嶺,可以說是最有隱蔽性的一條路。

  所以,劉備才選擇了這條路,即從子午道奔襲漢中。

  目前,劉備也就想好了定漢中的方略,至於拿下漢中後是走金牛道入蜀還是走米倉道入蜀,等甘寧這些益州將趕來後再定。

  此時的劉備,形勢不比人強,也只能走一步算一步了。

  但就在劉備準備帶著五千北軍吏士一頭扎進子谷口的時候,突然從漢中方向奔來一騎,見到劉備的大軍後,趕緊送上了最新的軍報。

  而劉備在看了這份軍報後,也維持不住將帥的沉穩,哈哈大笑,最後對眾軍吏大笑一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