犁漢 作品

第三百五十四章:活剮

  此三令一下,還在緩慢行走的泰山軍迅速開始奔了起來。

  各營在前頭軍吏的帶頭下,開始緩慢跑動起來。對於他們來說,數十里的拉練雖然難,但也還能承受。

  反倒是前面的戰事刺激著他們,因為那些既是榮耀,又是田宅。此刻的泰山軍在張衝的打造下,已經頗有點老秦人聞戰則喜的味道了。

  所以在各營都相互喊著號子,此起彼伏的喊著:

  「我們是泰山一粒沙,天風浩蕩吹人間、我們是大河一滴水,濁浪滔天淨三千。我們是將軍一名兵,敢叫日月換黃天。」

  萬人所唱自然是聲揚十里,但其氣勢卻彷彿傳遍了整個山河。

  ……

  歌聲自然是沒傳到邯鄲城下的郭典大營。

  但泰山軍北上的消息卻已經隨著高覽潰敗回來後傳到了他的手裡。

  高覽從今日清晨的一戰中,帶著核心騎部五百率先潰逃。

  不是高覽沒有血性,在他看來,不是他見機帶著五百騎跑,就是這些都要葬在梁期城外。

  實際上,昨日白天他對梁期城發動了一次突然的攻勢,一度進陷泰山賊在兩期的東壁營壘。

  但夜裡面,一支外出打糧的騎隊突然遭伏,高覽本沒當回事,就令部將張泰領五百騎前去支援。

  但哪裡知道,這壓根就是泰山賊的陷阱。敵直接以兩路迂迴,突然對行進著的張泰部發動襲擊。

  當時張泰就陣亡。

  張泰敗亡,高覽一點不在乎,甚至還有借刀殺人的喜悅,誰讓這人如此不識抬舉。但要命的是,張泰一敗亡,高覽的後路就被斷了,馬上就要面臨被夾擊的後果。

  這時候,高覽再顧不得管還遊弋在外的散騎,直接帶著核心五百騎星夜奔逃。

  雖然高覽將泰山賊北上的軍情傳了回來,但到底是棄軍而逃。此時的鉅鹿軍在郭典的統帶下還是展現著過往漢軍的榮耀的,所以分外看不起高覽這樣的逃將。

  所以,高覽雖然命保住了,但名聲卻臭掉了。

  軍中皆呼其:

  「長腿將軍。」

  和高覽一直不對付的趙浮更是在郭典當面嘲諷他:

  「畏葸潰逃,當以聞高將軍為先。」

  而面對這一切,高覽只能赧顏而退,但心裡卻已經將趙浮恨上了。

  最後,郭典並沒有處置高覽,依舊令其繼續統帶剩下的五百騎。之所以如此,就是郭典壓根沒打算撤軍,他還是決定繼續對邯鄲發動攻擊。

  這番架勢自然引來鉅鹿諸將的反對,他們皆勸郭典北返,這邯鄲定然是攻不下的。

  這可不是雙標,高覽的撤退和郭典的撤退能是一回事嗎?

  前者是怯戰,後者是轉戰。天壤之別!

  但郭典不知道怎麼的,就是不聽勸,大出眾將所料,一意孤行,非要繼續攻城。

  不過郭典也不是真犯暈。那種前有堅城,後有援兵的情況,一般軍隊都打不()了。

  但郭典早就將這些情況做了安排。

  在他將高覽派往南面的時候,實際上郭典還在城下做了佈置。

  他將帳下趙浮、程渙、魏亮、郭勳四將分立邯鄲四門。四將從二十六日起就日夜騷擾攻堅。而城內警鼓人聲,至曉不斷,將呂翔、呂曠兄弟擾得不得休息。

  除了晚上的襲擾,白日鉅鹿軍還分攻南北兩門,以雲梯扒城牆,有數十勇銳先登上城,因被呂曠帶著披甲大斧士一頓亂斫重創,才不得不退了下。

  之後從二十六日、二十七日,二十八日,鉅鹿軍一連勐攻了三日皆不能奏效。於是郭典就準備了穴地攻城。

  邯鄲周邊是沒有水流的,所以也就沒有護城河,正適合用來地穴攻城。而現在地穴已經挖好,就等郭典下令了。

  所以郭典在知道泰山軍來了後,依舊不撤,未嘗不寄僥倖於穴攻。

  但邯鄲的城防有哪些弱點,呂氏兄弟能不知道?所以四面牆根早就安置了聽甕,日夜有人監聽。

  所以就在郭典滿心以為可以穴攻入城的時候,由呂翔親自率領的一支精兵,從城內也穴地而出,直接和漢軍挖掘的地道相合。

  隨後呂翔帶著死士直接從地道而出,直接殺入了城外的地道口。當時漢軍主將皆在郭典大營議事,無人主持城東大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