犁漢 作品

第二百一十三章:韓氏

  就這樣,剛到沒多久,行囊才放下的焦用又馬不停蹄,揹負行囊,入了里社,就要先摸摸情況。

  真實的情況確實如張白所說,此地裡戶對太平道的疑慮不是一點兩點。

  焦用和幾個分田隊的吏士入里社,裡戶們早就瞅見了他們,但皆站得遠遠的,沒一個人願意上來搭話的。

  然後有一個擔糞的老叟路過,焦用忙拉住人家就寒暄:

  “叟公,下地呀。”

  那老叟一被搭話,就支支吾吾得應付焦用:

  “是啊,是啊。”

  焦用繼續搭腔:

  “叟公,是自家的地,還是分田隊分的地呀。”

  此言一出,擔糞老叟立馬張望四周,嘴裡應道:

  “自家的,自家的。”

  “叟公,分田隊沒給你分嗎?”

  到這時候,老叟都已經要溜了,好似和焦用再多說一句就會如何,但焦用就是抓著老叟的手不鬆開,沒奈何老叟只能應付:

  “分是分了,但那地是韓家的,咱可不能要的。”

  焦用見果然如此,又繼續問:

  “叟公,咱里社哪家最窮,哪家最富。”

  此言一出,老叟嚇得汗都下來了,慌道:

  “這個我不清楚,真不知道,我下地了,真的,可憐可憐我。”

  焦用不再難為老叟,其人就匆忙走了。然後焦用又問了幾個人,其反應皆和之前老叟一樣,只凡說道分田、貧富這樣的敏感話題,都唯恐避之不及。

  最後,反倒是一個在里社邊玩泥巴的稚童上前告訴焦用等人:

  “俺就知道,誰最窮。”

  然後小孩就帶著焦用等人來到了一處地窩,告訴眾人,這是韓大乞的家,可窮了。

  一般來說,裡戶們再窮也會弄間草屋,很少有住地窩的,這東西一般是那些無依無靠的山聚才會挖,住這地方難免會讓自己覺得自己就是野獸。

  焦用等人到的時候,韓大乞正在和他阿母拔著草根,一見到這夥人,警惕地看著焦用,問道:

  “你們什麼人?”

  焦用笑道:

  “俺們都是分田隊的,想問問你咋不要咱的地呢?”

  韓大乞不說話。

  焦用轉過頭,蹲在正在挖草根的他阿母,笑問:

  “阿姆,你有幾個兒呀。”

  老媼的頭髮已經全部發白了,眼睛也白濁了,看不清人,聽得有人問,雖疑惑但還是順服地回道:

  “就這一個兒。”

  焦用笑道:

  “我和阿姆商量個事,從今個起,俺也做阿姆的兒,中不中?”

  老媼再次疑惑得看著焦用,奇怪自己什麼時候又多了一個這麼大的兒。

  然後焦用也不等老媼同意,順勢就叫起了娘。

  “娘,俺也是窮人。那時候天天就是刨草根吃,僥倖沒餓死,之後入了咱窮人的隊伍泰山軍,才算真吃了飽飯,現在咱就是要讓大乞這樣的,也能吃上飽的。”

  隨後焦用就從隊員手上接過一袋粟,遞給了老媼。老媼裝著沉甸甸的糧食,雙眼擒滿淚花,忙說使不得。

  韓大乞看自家老孃都被牽扯進來,怒道:

  “我不管你們是誰,別來我家。都走,都走”

  說著就拽、推、攘,要將這夥不速之客趕走。

  但這惹惱了他阿母,這個服從一輩子的老媼最見不得自家兒子這麼惡,訓斥道:

  “大乞,你咋了,誰讓你這樣對客的?”

  然後還慚愧帶著畏懼看著焦用,要替她兒子道歉。

  如果對道德進行解構,你會發現與人為善的品格,底下潛藏著的卻是弱者的畏懼。強者總有拒絕別人的底氣,也能接受被人討厭的處境。而對於像韓大乞他娘這樣的貧弱來說,被人討厭就將使她再不能生存,所以久而久之,對每個人討好就成了她下意識的行動。

  韓大乞向來孝順,聽阿母的話,即便有心解釋,但還是嘆了口氣,放開了眾分田吏。

  之後幾日,焦用就吃住在了韓大乞家,也真的如子一般侍奉韓大乞阿母。

  這夜,焦用和韓大乞照舊睡在地窩內土坷垃上,蓋著藁草,枕著坯頭。

  黑暗中韓大乞問焦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