犁漢 作品

第一百八十三章:對比

  但就說這十萬出頭的征剿軍,張衝都知道太平道打不動。因為歷史上漢庭平黃巾軍的時候,給皇甫嵩和朱儁就是四萬兵,調的是北軍五校、三河騎士及各郡精勇。而給北方的盧植兵兩萬五千,其中還有五千烏桓突騎。再加上一些曹操、孫堅等別部,大概總兵就在十萬左右。最後結果是什麼?太平道從起事到被平定,十個月,一年都沒挺住。

  上面是漢庭的情況,而太平道呢?

  太平道號天下三十六方但實際上主要的就是冀州本道、青兗太平道、南陽太平道和汝潁太平道四塊。張衝自己就是青兗一塊的,對這個比較熟悉,以他的瞭解,青州道能戰之兵,六個郡國撐死一萬五千,平均一個郡國不足三千的能戰之兵,剩下的不過是搖旗吶喊之輩和太平道的信徒。那以此類推的話,天下數百萬太平道徒,極限戰兵大概也在十萬左右。

  但可惜的是,太平道不習五兵,軍陣不嚴,還各自為戰。漢庭征剿太平道的時候,戰略非常清晰,就是截斷各方太平道匯軍。所以出兵第一個打的就是潁汝的太平道,它就在太平道各方中間,打掉這塊,各地的太平道就聯不成一塊了。然後就是集中打河北太平道,斬首。是以,八個月平定了太平道發展二十年的大起義。火山文學

  而現在張衝來到此世,那形勢自然發生了變化。首先他麾下五千泰山兵,他自信能敵漢庭最精銳的南北二軍。所以只要張衝利用好自己的戰術,就能機動支援各地太平道,這是原世界沒有的。然後就是張衝的見識,太平道起義失利的主要原因就是被唐周出賣,洩露了京都的斬首行動。而現在如果能剷除唐周,讓太平道成功中心開花,那多半機會還大些。

  但張衝理智知道,這種策略基本上不會成功的。

  首先是京都的南北二宮並不只是宮殿群,它實際是軍事堡壘。這是從前漢就傳下來的傳統。當時漢高祖劉邦遷都關中,營建長安的時候,開始就是修的是北宮,作為軍事堡壘。那會長安都沒有城牆,還是等他兒子劉盈即位的時候才修的。而本朝也是如此,光武皇帝從廢墟中營建洛陽,先建南宮,後建北宮,兩宮之間以空中甬道相連,其他都是巍峨的宮牆,可以說,就是給太平道再多一倍的兵力,他們都別想突破宮門。

  其次,歷史上就沒有這種在都城發動起義成功的。因為你去的人多,那人多口雜,必然守不住秘密。那去的人少,那在人家中心地帶,那完全沒用。

  也是基於這個原因,張衝並不看好太平道的中心開花戰略。但他張衝並不是太平道的決策層,說到底,他加入其中不過四年,就是再大功勞,也還差著年資呢。

  所以,在面對一場大概率要失敗的起義,饒是張衝也是有點迷茫的,他也多是走一步算一步。

  但在博縣遇到的這位陶黯陶先生,卻直接給他規劃了一個大戰略,就是換個根據地,而這個根據地就是歷代得天下概率最高的區域,關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