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國月三更 作品

第一百一十九章一步一境




一卷書籍溫養一道浩然之氣,化作一門大道神通?



若真如此,他的修為戰力,必然遠超常人之想象。



然而。



李往矣卻有些猶豫。



不是覺得一萬卷書,化作一萬道神通不夠強大,而是覺得不夠通透,有一種會當凌絕頂,卻仍不能盡觀天地的界限之感。



忽地,他又想到了《論語》裡的一句話:



“君子不器。”



而後是《道德經》裡的另外一句話: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



所謂“君子不器”,乃言君子不應該像器具那樣,侷限於某一領域,某一方面。



而“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則言道乃獨一無二,蘊含陰陽二氣,陰陽相交而產生新的狀態,萬事萬物皆由其而生。



李往矣心隨念轉,合三教祖師之道,口中油然而出兩句心語:



“一書一世界,萬氣蘊萬法!”



此言一出,圍繞他不斷旋轉的那一萬道書籍虛影,瞬間變作萬千鴻蒙小世界。



轟隆隆隆隆——



萬千鴻蒙小世界剛出現,天穹之上,立即湧現萬道驚雷,剎那間天地齊鳴。



隔壁房間裡,原本正在酣睡的少女仙龍練霓兒,瞬間清醒過來。



她從床上跳起,一臉迷糊而懵懂地四處張望,很快便不敢置信地瞪著隔壁房間。



原本在打盹,昏昏欲睡的小芊君,同樣變得清醒。



……



北止戈洲北境,琅琊學宮。



位於學院深處的一尊青銅大鐘,夜月下驟然響起,宏大的轟鳴聲,響徹整個學宮。



剛剛睡下的學宮首席執事徐子謙被驚醒,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事。



“子謙,北洲文鍾無人敲擊,深夜自響,這乃驚天異象,須得立即通知祭酒!”一位上了年紀的老夫子匆匆趕來,急聲說道。



徐子謙來不及整理衣冠,立即與老夫子一起衝向青銅大鐘處。



剛抵達鐘樓,不等他以秘法傳信給自家先生,便發現青銅大鐘近前,不知什麼時候,已經多了一位布衣老者。



“先生,文鍾無故自響,這是發生了何等大事?”徐子謙滿懷疑惑地詢問。



青銅大鐘前的布衣老者,正是大道金榜更新那日,于田間勞作的那位老者,同時也是整個琅琊學宮的掌管者——祭酒陳傳。



陳傳聽到學生的詢問,卻沒有回答,而是望向東境。



“文鍾自響,必是有關係我儒門興衰之大事出現,異象出於東境,莫非也與那小子有關?”



“可惜那東境乃是東華山神主的地盤,被她遮掩了天機,無法看個真切。”



陳傳自語道,頗為遺憾,但是他臉上卻帶著一絲笑容。



徐子謙和那位老夫子,都聽得一知半解,對視一眼後,由徐子謙問道:“先生,那今夜異象,對我儒門是福是禍?”



陳傳瞥了他一眼,道:“對我儒門是福是禍?小了。”



“嗯?”



徐子謙更加不解。



陳傳老夫子卻轉移了話題,吩咐道:“北洲文鍾既響,其他八大洲的文鍾肯定也會響,不需多久,中土神洲杏壇那邊,應該就會發文書過來詢問,我擬一封信,你來回復。”



徐子謙躬身應諾:“是。”



……



正如琅琊學宮祭酒預料的那般,在北止戈洲文鐘響起的那一剎,包括中土神洲在內,其他八大洲學宮中的文鍾,也同時響起。



連儒門第一聖地,中土杏壇那尊天下第一文鍾,也深夜自響,將杏壇坐鎮的所有儒家聖人都驚動了。



其他八大學宮傳信詢問杏壇,杏壇在幾位聖人溝通第一文鍾,得知異象所起後,立即發文於北洲琅琊學宮。



……



東華山神宮。



在儒家十尊文鐘響起之前,東華山神主雲暮色身影一閃,出現在雲霄之上,一雙神眸閃爍異光,看向西邊天涼城。



幾息之後,神侍風娘來到雲霄上,詢問道:“主人,我剛才感應到一股宏大的文運波動,這是因何而起?”



雲暮色收起雙瞳神光,神情變得有些古怪。



風娘看得有些疑惑,問道:“主人,莫非是與先生有關?”



雲暮色掃了她一眼:“你怎麼知道與他有關?”



一聽這話,風娘知道自己猜對了,淺然笑道:“整個北止戈洲,能夠引發這麼大的異象,弄出這麼大動靜的讀書人,也就只有先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