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新君

  起點太高,讓姬昭直接拿到了天階道具,但是這也意味著很多小道具只能依靠抽獎來獲得,真是福兮禍所依。

  ……

  鎬京。

  洛侯臨在宮人通傳之後,登殿拜見天子辭,天子辭正坐於御案之前,見得洛臨走進,便笑道:“洛侯如此急切,可有要事教寡人?”

  洛臨行禮後回答道:“臣聽說王上想要征伐犬戎,所以來勸諫您。

  五年前,您干涉諸侯的國君繼承之事,諸侯心中不滿。

  現在與犬戎交戰,臣擔心可能會引來不好的結果。

  昔年臣先祖文公薨時,諫言昭王,天子之軍不可輕動,敗則有不測之事。

  西北有申侯,曾侯,又何須勞煩您率領大軍前去征討呢?”

  姬辭聞言自然是不快,但顧及洛氏的地位,便沒有發作。

  但還是冷冷道:“寡人不是紂王、厲王那樣的君主,便是卿的先祖,素王、文公在世,想必也會稱讚寡人是聖王,洛侯多慮了。”

  “王上您自然是聖王,但……”洛臨還想再勸,姬辭直接說道:“洛侯剛剛從南申國回來,想必是累了,快下去休息吧。”

  洛臨無奈,隨著一大批中興名臣離世,這些年天子辭越來越乾綱獨斷,聽不進臣子勸諫之言,自己獨木難支。

  洛氏在王室之內的威望,從洛文公薨後,也是一天不如一天。

  洛氏的地位已經不是以前那種無可爭議的諸侯第一。

  尤其是到了洛臨這一代,荒王時共和執政,他只能名列第四,連三公之位都沒了。

  現在明明知道到處都是問題,就像是一間屋子在漏雨,只能盡力的縫縫補補。

  這種軟刀子割肉的感覺讓他很是難受,問題太多,無處下手,即使手中握著天命神器又有何用?

  對現實影響越來越強的姬昭搖搖頭,洛臨本身天資就不是能力挽狂瀾的中興名臣,能有現在的成就已經是努力的結果。

  【洛臨:權鬥:82;治國:78;御人:81;統率:79;武力:71;軍略:76】

  這個數據模板不能說差,對於大部分家族來說,如果能夠世世代代出現這個級別的人才,已經是祖墳冒青煙了。

  但是對於洛氏這麼一個執掌王朝國策的諸侯公卿來說,一個沒有短板,僅僅只是中人之姿的家主,是挽救不了走下坡路的國家的。

  在姬昭看來,如果是洛蘇,給他二三十年的時間,應該還能勉強續命六七十年,到時候就是真正的積重難返。

  ……

  三十七年,王伐條戎、奔戎,敗於慶陽。

  三十九年,王伐條戎、姜戎,敗於千畝。

  四十年來頗有興盛之相的邦週一下子陷入了深沉的陰霾之中,天下諸侯更是躁動,畿內諸侯公卿也是議論紛紛。

  崩。

  諡號“宣”。

  嫡長子姬涅繼位。

  ……

  洛國。

  宮室之中,大多數人,眉心都有一個非常鮮紅的點,為整個人增添了一絲肅穆的氣質。

  這是姬昭對現實影響越來越強之後出現的異象,所有洛氏嫡系的子孫都會出現這個紅點,目前整個公室之中不過幾十人而已。

  洛侯臨面容蒼老,他緊緊地握著洛成的手掌,視線望向公室中的眾人,聲音中滿是不甘:“孤病得很重,恐怕是要去追隨素王了。

  但是孤不甘心。

  孤繼任國君之位五十年,為天子執戟幾十年,驅逐了荒王那樣的昏暴之君,與召公、定公、齊公、晉公等人一同執政。

  及至王上即位,勵精圖治,政通人和,北定雲狄,西平犬戎。

  孤沒有老祖素王與文公那樣的經天緯地之才,但也為邦周立下不少功勞,其中莫過於挫敗了楚國的叛亂。

  那是何等興盛,荒王治政以來的傾頹一掃而空,武康之治再現,聖王治世!

  孤已經看到了邦周的興盛啊。”

  室中啜泣的聲音全部消失了,洛臨的聲音中已經充斥憤恨,“身為天子,干涉重臣國中的君位繼承,毫不掩飾、無故廢除嫡長子,這是聖王應該做的嗎?

  是宣王的錯,才導致諸侯國中怨言四起,沒有了賢才輔佐,怎麼會有聖王治世呢?

  這才招致了後續的兩場大敗,二十年之功,毀於一旦。”

  說到這裡,洛成感覺握著自己的手用力越來越大,甚至青筋都鼓了起來,洛侯臨掃視著所有人,最後盯著洛成說道:“孤能力淺薄,不能匡扶社稷,辜負了素王的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