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3章 治理的問題

  鄭光乘把所想的內容,記錄在書本里,聞言把本子拿出來,說道:“徒兒考慮過了,現在天寒地凍,我們馬市的修建只能暫時擱置,最快也要等到明年開春融雪了才能進行。”

  “徒兒首先想的,只是通商。”

  “我們和吐蕃貿易一事,肯定早就傳回去。”

  “到了馬市成功那天,就算哈立麻不願意,也阻止不了吐蕃人來和我們做生意,吐蕃人真的很需要我們大明的東西,想和我們交換。”

  “我們的鹽、布帛、絲綢,甚至是糧食,都是他們必需的。”

  “先在經濟上,讓他們認同了,再進去開設學院,教授儒學。”

  “儒學怎麼傳播,在當地必然比較難。”

  “當地有自己的信仰和文化,但是徒兒想到了,當初在廣州,看到那個教堂的情況。”

  “教堂的傳教士是通過給廣州百姓講故事、送一些雞蛋和牛奶等禮物,讓當地百姓產生認同感。”

  “我們可不可以效仿?”

  他說完了,再期待地往季文靖看去。

  李景隆聽了他們師徒的對話,表示沒多少興趣。

  現在還是休息時間,還要討論正經的事情,大冬天的,就應該好好享受,馬市和同化吐蕃人,來年再做也不晚。

  作為一個享受慣了的人,他的心裡,便是如此想的。

  在這裡被藍玉折磨了那麼久,李景隆身心疲憊,難得不用打仗,就是偷懶了,幹活什麼的,最乏味無趣。

  只不過,他在這裡,關係混得最好的,除了柯天朗,就是剛剛來的季文靖,覺得季文靖這個神棍,有點子對自己胃口。

  如果朱炫知道他現在的想法,一定會高呼,朱允炆敗得不冤,有這樣的大表哥在,想贏都難了。

  “效仿教堂的做法,就不太行了。”

  季文靖想了想廣州番禺的情況,搖頭道:“你只是看到教堂免費發一些小禮物,給當地人講故事,是得到當地人的認同,兩個傳教士也順利地融入其中,但是信教的人多嗎?”

  鄭光乘想了一會,搖頭道:“不多!儘管當地人,叫傳教士做洋和尚,但他們依舊不願意信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