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80 章 永遇樂、聲聲慢1





“小姑娘,口氣倒還不小。”




三位大佬何時受過這種委屈,紛紛哭笑不得。柳永和晏幾道卻是在心裡給她點了個贊,詞與詩本就不同,他們對什麼以詩為詞之類的可不感冒。李清照,有見地。




【當然了被懟的也不止他們仨,她還說柳永的詞雖然協律,但言語太過俗氣;王安石曾鞏文章寫得好,作起詞來簡直不忍直視;




晏幾道不擅長鋪敘;賀鑄不擅長用典;秦觀長於言情但不夠典雅;黃庭堅倒是重典實,但毛病也不少。




這些人都是文壇大佬,教科書/試卷常客,但李清照把他們全部噴了一




遍,不愧是北宋第一拽姐。】




柳永王安石曾鞏晏幾道賀鑄秦觀黃庭堅:......




“照他這麼說,我們都不懂詞了?”




——李清照的嘴饒過誰。




“太狂妄了!”




震驚之後的吃瓜群眾紛紛炸開了鍋。




“蘇軾的詞怎麼不好了?讀著就讓人心胸開闊,我就是喜歡蘇軾的詞!”




“柳七的詞正是俚俗才好呢,我一讀著就親切。她李清照寫的就很好嗎?憑什麼這樣說柳七!”青樓唱曲的姑娘為柳永抱不平。




“當時明月在,曾照彩雲歸。小晏的句子寫得多美啊!”晏幾道的粉絲不甘示弱。




“山抹微雲,天連衰草。這可是蘇學士都誇過的詞句,秦少游明明雅緻得很!”




“可是她連蘇學士的詞都看不上啊......”




“......我要和她當面理論!”




李府。




侍女早就悄悄張大了嘴巴,李格非沉默了又沉默,頗為無言地看著自家女兒:




“蘇學士是為父的老師,王荊公、曾子固二公自是親族,歐陽文忠等諸人俱是詞壇前輩,你你你......你怎的這般口無遮攔!”




李清照此時倒還未寫作《詞論》,這些品評都不過是在心裡想想,平時少與人說。如今這些想法在大庭廣眾之下全被人抖落出來,饒是她心理素質再好也有一種社死的尷尬。但她反應也快,當即吐了吐舌頭,小聲道:




“我只是在說自己的觀點嘛!品評人物不是自漢魏就有的嗎?蘇學士他們若是因此和我計較,那便也擔不下這天下文名了。”




“又在胡言!”




李格非把眼睛一瞪,對自家女兒這大膽又口無遮攔的性子頗為無奈。




漢朝。




圍觀了好一波熱鬧的劉徹哈哈大笑:“好!好!全罵了一遍,這女子有氣魄,朕喜歡!”




唐朝。




杜甫同樣忍不住笑了:“任氣狂傲,真是個奇女子啊!”




“狂傲不好嗎?”




李白對李清照的觀感倒是頗好,他本便是狂傲不羈之人,李清照這無差別懟人又有理有據的樣子,和他簡直是同調。兩人都姓李,李白對這個大膽的同姓後輩有天然的好感。




“倒不知她的詞寫得如何。”




詩仙詩聖的期待值拉滿了。




【詞裡三瘦,堪嘆婕妤,金石錄裡寄深情。《金石錄》是她和丈夫趙明誠合寫的一部金石研究專注,趙明誠寫了一大部分,李清照完成剩下的部分併為之作序。】




趙府。




趙明誠聽罷一愣,隨即狂喜:“我與李小姐成親了!”




趙、李兩家同朝為官,時有走動,李清照頗有才名,他亦有所耳聞,今日前往拜訪,本便暗有求娶之意,他本還惴惴,現下水鏡如此說,豈不是意味著他們姻緣可成?!




李府。




李清照臉色微紅,趙明誠,不就是剛剛爹爹說過的




那個人嗎?她竟然當真與他成親了!想起先前的驚鴻一瞥,她的心忽然跳了一下。




李格非回過神來,看著女兒不好意思的樣子輕輕笑了,趙家公子他倒是滿意,不過......二人合寫,趙明誠是為何沒有完成餘下部分?想到漢時班昭為兄續史的舊事,李格非沉吟不定。




【婕妤,說的是漢朝的班婕妤,也是個才女,寫過《怨歌行》,以團扇的遭遇比喻自己的命運,屬於宮怨詩。




詞裡三瘦大家比較熟悉,是說李清照的三句詞:“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莫道不銷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和“新來瘦,非幹病酒,不是悲秋。”】




“莫道不銷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以黃花喻女子之容顏,人比黃花瘦,則更言瘦之形,化無形為有形,堪稱人工天巧!”




晏幾道眼睛都亮了,當即不吝誇獎。一旁的晏殊亦是點頭:




“不錯。那綠肥紅瘦之句同樣頗見清新才女之稱,倒也不是浪得虛名。”




“新來瘦,非幹病酒,不是悲秋。無一字言愁,卻字字是愁,當真是好詞。”蘇軾也忍不住誇了。




漢朝。成帝年間,宮廷。




班婕妤執扇倚在窗下,深宮寂寥,她又被帝王遺忘,那後朝詞句清新婉約、愁思纏綿,倒是頗合她此時心境。




“人比黃花瘦,我此時,比黃花如何?”她不動,猶自問身邊僅剩一個的侍女。侍女不敢多言,悲悲切切地叫了一聲:“婕妤娘娘......”




班婕妤苦笑一聲,看著窗外搖落的草木,草木歸於塵土,她連草木都不如。班婕妤忽然有些理解李清照為何被稱作千古第一才女了。




此等筆觸,他人所不及也。




再多的爭論在實力面前都會慢慢瓦解,這“三瘦”倒是讓眾人得以一窺李清照的筆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