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74 章 念奴嬌11

【新黨的李定,因為不確定病逝的是否是自己的生母,所以沒有以這個理由服喪,而是以侍奉父親為名解官了,守了心孝。




但蘇軾聽說後,還是非常耿直地開噴了,說李定不孝。一頂帽子扣了下來,又藉著蘇軾的知名度大肆傳開,李定也被彈劾,如此,兩人又怎麼可能不結怨?




這種私怨可能蘇軾本人也不記得吧,但這一張嘴確實是給他招禍了。加上司馬光退隱洛下,抓不到把柄,其他元老重臣又動不得,自然就盯上蘇軾了。】




北宋。




不妨被水鏡被提上一嘴的李定臉色黑了一瞬,蘇軾是名滿天下的大才子,經他之口一說,無論事實如何,自己的名聲便是汙了。這樣寫著,先前得知自己後來做了御史中丞的好心情也沒了。




“蘇軾這一張嘴,真真是招人恨!”




不過經此一遭,蘇軾的名聲只會更盛吧!




算了。李定一甩袖子,被提到就是機緣,自己以後更謹言慎行一些吧!再清廉些,做些實事,他可不想後世之人再提到他,便說他是烏臺詩案的禍首。




流芳百世的誘惑總是極大的,不知不覺間,有些人的心態開始發生了微妙的變化。




宅邸。




司馬光悠悠一嘆:“唉,看來是我連累後進同仁了。”




客棧。




蘇轍看向自己的兄長蘇軾,欲言又止。蘇軾摸了摸鼻子,也覺得有些尷尬。但是,他也不知道李定回去守孝了啊!不就是嘴快了些嗎?他為自己叫屈。




【他們用的還是老方法,這裡給大家介紹個新人——沈括。】




寧國縣。




沈括的頭猛然抬了起來:“介紹我?”




在這個情況下,別是壞事吧!




【大家對這個名字也許有點陌生,但可能聽過他的書——《夢溪筆談》。這部書的內容非常駁雜,天文地理、氣象醫藥、文學音律等無所不包,能寫出這樣作品的沈括,學識可想而知。




沈括是一個科學家,被稱為中國科學史上的里程碑。在數學方面,他研究出了隙積術、會圓術,物理方面,他發現了磁偏角、凹面鏡成像規律、應弦共振等等,都領先世界好幾百年。




他還改進了渾儀、漏壺、能夠觀測天象,改革曆法。好多人不是說嗎,現在天文學界最認可的就是中國的相關文獻,我們國家的天文學真是歷史悠久,提到了就得叉會腰!】




她的語氣驕傲極了,惹得眾人不禁也笑了起來。不防得了好大一通誇讚的沈括臉色微微漲紅,神情顯得有些激動:




“後世竟然如此記我!”




客棧。




被一大堆專業名詞糊了一臉的二蘇難得懵了片刻:“這些小道,竟也會被後世推崇至此嗎?”




【沈括對地理、水利、醫藥也有些研究,我國古代的科學家還是蠻多的,比如說墨子、張衡、祖沖之、郭守敬、宋應星等等,可惜這些都不太受到重視。




我們明明有




領先世界的許多發現,卻沒有形成系統的理論體系,最後帶清又搞什麼閉關鎖國,直接讓自己落後於時代,其後百年屈辱,直到今天,我們在國際上的學術話語權還是欠奉,想想就有些遺憾。




說起來up有次看到了一個說法,說安史之亂更深層次的影響在於,使中國從一個外放的王朝變得內收了,唐太宗時期萬國來朝,異族也可以在朝為官,但由於安史之亂的禍首之一安祿山是異族人,非我族類其心必異的思想就逐漸深入人心了,於是後來變得越來越保守。




這些話固然是一家之言,不過不少人感覺自安史之亂以後,中國的歷史好像就在走下坡路了,雖然後面有永樂盛世,但出了個堡宗,就emmmmm...問就是國運吧。】




唐朝。




李世民難以置信地微微坐直了身體,一張臉疏忽沉了下去:“安史之亂的禍根竟然埋得這麼深?!”




那李隆基豈不是成了歷史罪人?!大唐王室怎麼出了這樣的禍種!




他氣不打一處來,一家之言也好,禍及後世也罷,百代之後既然有這種說法,就由不得他不留心。深吸一口氣,李世民強迫自己冷靜下來。食指輕叩桌面,他道:




“雖然有些話語不甚分明,但這個‘科學’,後輩已經多次提到,如今更是直言其重要,我等是否也該籌謀一二了?”




他這麼說著,其實心裡已然有了決斷。殿中諸臣都是一路跟過來的,自然心知肚明,當下房玄齡便拱手道:




“依老臣所見,不如仿照當年的稷下學宮,召天文、術算以及其他諸類人士入學,再擇期考核,取長而用,陛下以為可否?”




李世民微一頷首:“然。此策可算作一途,諸卿若再有良策,亦不妨直言。相關事宜,總要群策群力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