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夢遊天姥吟留別8

這一句同樣是在諷刺唐玄宗昏庸無道,寵幸奸佞,以致才學之士報國無門。】




/>太極宮。




李世民的預感披證實了,他重重地將杯子擱在案上: “耽於逸樂,寵信群小,他是忘了隋煬帝和陳後主的教訓了嗎!"




興慶宮。




李隆基怒道:“誰是奸佞?李太白何等不識好歹!朕對他如此榮寵,他卻在詩裡把朕罵了個狗血淋頭!"




楊玉環臉色也變了,她只是一個女子,如何能抗拒過大唐最有權勢的男人?李白在詩中這般諷刺,她怕不是要招致天下罵名。




中唐。




白居易點評道: "太白詩意縱橫,刺筆寫來亦是酣暢淋漓,然而此類作品甚少,想來亦是可惜。"




話音剛落,便聽得水鏡裡繼續說道:




【白居易普在自己的《與元九書》中這樣寫道, “李之作,才矣!奇矣!人不迨矣!索其風雅比興,十無一焉。"




風雅比興,指的是《詩經》中的美刺傳統,要求詩歌要有所寄託,諷喻現實。




他說李白的詩確實奇崛又有才,沒有人趕得上他,但是呢在詩之美刺比興上,卻是十不存一,寫得太少了。




這其實是有失偏頗的,李白也有不少比興之作,白居易這麼說可能更多是想為自己的理論張本,大家要兼聽則明。】




白居易:…




我應該閉嘴的。




三國。




曹植迅速反駁:“李太白詩作神清骨俊風骨卓絕,怎會不怠風雅?你不要信口雌黃!”




他對李白的詩欣賞極了,此時竟看不得旁人說一句不好。




齊地。




杜甫也在為偶像憤憤不平:李白詩繼風騷而承魏晉六朝,怎麼能說風雅比興十無存一呢?那披露的幾句《梁甫吟》,力度之大,諷意之深,幾乎振聾發聵!




白居易,我勸你不要亂說。




然而杜甫不知道的是,不僅是李白,連他自己都被白居易嘴過,原因同樣是諷喻之作寫得不夠多。




【從這幾句來看,李白的諷刺是非常辛辣的。大家知道,唐玄宗這個人也是個傳奇,前半生英明神武,後半生荒唐昏聵,彷彿被奪了舍似的,以至於無論他的粉還是他的黑,都希望他能早點死。】




“放肆!”李隆基大怒, “黃口小




兒也敢詛咒於朕,你有幾個腦袋夠朕砍?!”




他高聲怒喝,彷彿這樣就可以掩蓋突然升起的心虛感。本來還倚在他身側的楊玉環踉蹌一下,歪在座椅上,旁邊的高力士也噗通一聲跪下,額頭冷汗直冒。




諾大的興慶宮寂靜無聲。




秦朝。




贏政眼中浮現出幾絲疑惑,顯然不太能理解這樣的反轉。




太矛盾了。




漢朝。




劉徹眉頭一挑,又是好笑又是好奇: "這唐玄宗到底做了什麼?"




這個問題李世民也很想知道,他怒氣衝衝地一拍桌子: “這個孽障到底幹了什麼荒唐事,才讓那麼多人都盼著他早點死?!"




雖然粉黑之類的話術聽不懂,但結合上下文不難理解。英明神武和荒唐昏聵,這兩個詞語天差地別,竟然都集中在他一個人的身上!李世民撫著胸口,不由得想起太史公的《武帝本紀》,一顆心迅速下沉。




這孽障不會也整出個巫蠱之禍了吧?!




此時的劉徹並不知道自己被唐太宗當成了反面教材,仍在樂呵呵地看戲。




【前期的李隆基勵精圖治,任用姚崇、宋璟等名相,開創了教科書裡代代相傳的開元盛世。




但是,敵人的武力不能征服我們,資產階級的捧場卻可以征服我們隊伍中的意志薄弱者,雖然,李隆基是被皇權與逸樂征服的。




打了一輩子仗,享受一下怎麼了?於是李隆基將自己的重心轉移到後宮,他尋訪到一位美人——她的兒媳,壽王妃楊玉環。】




“啪——”李世民當場摔碎了杯子。




“他他他……”他氣得手直髮抖, "這個孽障,簡直荒唐!"




皇室裡竟出現這等扒灰的醜聞,如今被披露出來,天下會如何看待他們李唐王室?!一旁的長孫皇后連忙幫他順氣,卻到底也覺得觸目驚心。




“承乾的兒孫輩,不該是如此啊!”




興慶宮。




李隆基的臉色愈發難看,他本以為自己做得足夠隱蔽,沒想到後世人竟全然知曉,還拿到水鏡上公之於眾!那豈不是,連太宗也聽到了?!




坐在側坐的楊玉環神情有些恍惚,壽王妃啊,太久沒聽到這個稱呼了









吃得一口皇室大瓜的眾人連連皺眉,這玄宗皇帝,竟是連綱常倫理都不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