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95 章

 杜構和宋子安就任的地方,是一個極為窮苦的下縣,名字也隨意,叫做小漁縣。

 是的,這個縣城靠海,百姓多以捕魚為生。

 不過小漁縣實在太偏僻了,缺乏賺錢的機會,所以日子只是勉強過的下去。

 縱然早有心理準備,剛到這裡的杜構還是被驚到了。

 ——這縣城也太破了!

 破破爛爛的城牆、破破爛爛的道路,還有面黃肌瘦、滿臉麻木的百姓。

 自從高產糧種橫空出世,杜構已經很久沒見過這樣的百姓了。

 在縣城裡轉了一圈,因為太小了沒花多長時間,杜構就回到了縣衙後院,這屋子也是破破爛爛的,屋頂還有幾個破洞。

 杜構和宋子安面面相覷,然後打開了李承乾給他們的錦囊。

 是的,這倆都是老實孩子,讓他們到地方再打開就真的到地方再打開,一路上不管多好奇都忍住了。

 錦囊裡並沒有什麼妙計,就是一張紙條上寫了四個大字——靠海吃海。

 老生常談了,而且小漁縣一直都是這麼做的。

 但李承乾肯定不會無的放矢,杜構一邊處理公務,逐漸把小漁縣的大權收攏到手裡,一邊和宋子問琢磨該怎麼吃海。

 縣中百姓長久的貧窮生活已經證實了,傳統吃法並不能讓他們過上好日子,還是得想辦法吃出新意。

 這時候宋子安就開始發揮了,腦洞一個接一個。

 傳統方法就是捕魚賣錢,本地賣不出去就賣到外地,但是運輸是個問題,畢竟小漁縣實在太偏了,運到富裕些的地方怎麼也得一兩天。

 宋子安一開始想用冰保鮮,因為小漁縣冬天溫暖不結冰,而硝石是管控物品不能大量購買而排除了。倒是百姓知道了硝石製冰的法子,可以少量購買硝石製冰自家用。

 後來宋子安認為可以活魚運輸,就是要想辦法提高運輸效率和魚的存活率,如果費勁巴拉只運一點點魚,或者還沒到地方就死一大堆,那就不划算了。

 經過一段時間,運輸效率和存活率果然提高不少,杜構就組織車隊運魚到外地賣。

 魚到底不是稀罕東西,賣不上多高的價錢,杜構又把主意打到了其他海鮮上面,什麼螃蟹啊、海蝦之類啊。

 這時候蝦蟹還不是主流食物,除了沿海的百姓,其他人極少會食用,也缺乏基本的瞭解。

 但杜構跟在李承乾身邊,當然知道蝦蟹的美味,熟練地宣傳了一番,蝦蟹就在附近幾個大城出名了,送去的貨物很快就會銷售一空,價格也相當不錯。到了後來,甚至都不用他們親自運過去,自有行商上門收購,雖然價格低了點,但是省時省力,也不算吃虧。

 宋子安又開始研究提高捕魚效率的方法,聽說漁民出海遇上風浪很危險,還想造出能抵抗風浪的大船。

 ——當然,這個腦洞開得太大,被杜構和他同時制止了。

 但宋子安有別的辦法,出海危險,那不出海就是了

 ,養殖搞起來!()

 宋子安從長安搖了一個生物學得比較好的同窗,還買一贈n,帶來好幾個蠢蠢欲動的同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