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09 章

封賞大臣的事就這麼過去了,因為李承乾突然發飆,剛掀起的一點點風波也迅速消失無蹤。




眾人對李承乾的印象也發生了微妙的變化,從前他聰明機敏,是世所罕見的天才,甚至有人知道他是神仙轉世這件事,但不管怎麼說,都是一個活潑可愛的小孩子,很多人把他當成自家後輩看待。




但經過此時眾人才真正意識到,李承乾已經不是那個身份高貴些的普通孩子了,他現在是大唐的太子,是君。




身為君上,一味妥帖只會被人輕視,有自己的脾氣底線才會更受人尊敬。




李承乾今日發了通脾氣,不僅不會使人心生怨恨,反而更令人敬重了。




甚至有人暗搓搓看向李神通,懷疑他是不是與李世民和李承乾父子串通了一起做戲,做為殺雞儆猴的雞,既能平息封賞的爭議,又能讓李承乾樹立威信。




李神通:“……”




他倒希望是,但真的沒有t-t。




早朝之後,李世民把李承乾和李神通叫去御書房,給他們倆做了個和事佬,李承乾也不是得寸進尺的孩子,既然李神通誠心認錯,他也就後退一步說了些軟話。




李神通一臉慚愧地走了,李世民又跟李承乾說起另外一件事:“中書省雜事紛擾,你房伯父不堪其重,想請你去幫幫忙。”




李承乾皺眉:“房伯父都當了兩年中書令,怎麼現在才受不了?”




他一副我很聰明你不要哄我的表情。




李世民絲毫不亂:“就是這話說呢,兩年了都沒擺佈明白,這不才需要你幫忙嗎?”




“可是我又不懂這些。”李承乾蹙眉,“房伯父手下還有那麼多人,他們都很厲害。他們做不了的事,我能有什麼辦法?”




李世民內心:就是因為你不懂才讓你去啊。




嘴上卻呵呵一笑:“那也未必,你總有一些新奇想法,說不定就能幫到他們呢。”




李承乾一想也是,只是還有些不情願。




李世民嘆氣:“中書省太重要了,如今運行不暢,對朝廷上下都是不小的影響,就連百姓也會受到影響,我和你房伯父為此事頭疼不已,只有你能幫我們了。”




李承乾仰著小腦袋看了他一會兒,臉一撇:“你少裝可憐了,我才不吃這一套!”




李世民:“……”怎麼回事,前幾天不是還很吃嗎?




但李承乾已經成長了,他不是幾天前的李承乾,拒絕了阿耶的苦肉計,並給了他一個白眼。




李世民:“……”




李世民絕不認輸!他再接再厲,神情嚴肅地說:“你是大唐的太子,這是你的職責!”




李承乾想了想,這回沒法反駁了,撅著嘴道:“可是我現在好忙,沒有那麼多時間。”




“沒事,阿耶幫你安排!讓陸先生早點下課。”李世民大包大攬,本來李承乾成了太子,課程安排就該有所變化,除了文化知識外,也該用一部分時間學習處理朝政,現在只是把




理論課換成實踐課罷了。




李承乾並不知道這些,聽到這裡就有些心動了,但他沒有立刻答應,討價還價:“還要少點功課,不然我做不完。”




李世民:“……行。”




李承乾這才咧開嘴笑:“好叭,那我答應了。”




回去後李承乾就把這個好消息告訴三個小夥伴:“以後我們早點下課,然後就能去中書省玩了!”




是的,對李承乾他們來說,利用原本的上課時間去中書省幫忙,這就跟出去玩沒什麼區別。




杜構幾人也高興起來,蘇琛和李承道也就罷了,杜構尤其驚喜——這可是中書省啊!




專門負責決策、草擬和頒佈皇帝的詔令,核心中的核心部門那個中書省啊!




多少有才學、有能力、有背景的官員削尖了腦袋都進不去,別看房玄齡是中書省長官,就連他自己的兒子也未必能進去。而他這就能進去了?




雖然只是去幫忙,並沒有一官半職,但經驗和經歷是實打實的,只要用心,日後的路也會好走很多。




果然抱李承乾大腿是對的,杜構再次慶幸自己當初的決定。臉面有什麼要緊,現在不知道多少人想舍了臉面做李承乾的伴讀,只怕還沒有機會呢!




第二天半下午,李承乾幾人就揹著小書包去中書省報道。




中書省見到他連忙行禮,他們已經聽說了李承乾會過來幫忙的事,雖然早已經有心理準備,但見到幾個揹著書包的小孩還是忍不住抽抽嘴角。




此刻他們和李承乾是一樣的疑惑:這能幫上什麼忙?




李承乾不知他們的想法,擺擺手讓他們起來:“房中書呢?”




“下臣見過太子殿下!”不用李承乾找,房玄齡就已經聽到動靜出來了,見過禮後請李承乾幾人去他的房間喝茶。




李承乾搖搖頭:“我不渴,我們直接開始吧。”




房玄齡很好說話,笑眯眯道:“那就聽殿下的。”




房玄齡帶李承乾去了保管資料的庫房,對李承乾道:“太上皇在位期間的詔令,現在需要整理存檔,只是當時資料繁多,管理又不規範,如今整理起來便有些難度,還請殿下幫忙。”




李承乾看著滿屋子的資料:“……這些都需要整理嗎?”




“不全是,這其中有一些是已經整理過的。”房玄齡笑呵呵道。




也不是李世民故意為難李承乾,這些資料確實亂,也確實需要整理,只是並沒有那麼著急,也沒那麼重要,如今正好用來鍛鍊李承乾了。




李承乾悄悄鬆了口氣,應下了這個工作。




房玄齡叫來負責保管資料的主書,讓李承乾有事只管找他,就施施然走了。




主書是位留著山羊鬍的中年男子,他帶著李承乾在房間裡逛了一圈,然後告訴他們,整理文檔不是按時間排排序就好了,還要看當時發生了什麼事,這封詔書是在什麼情況下下達的,需要寫一個簡單的介紹,最好再把同一事件的其他詔書也找出來放在一起。




李承乾幾人謝過文書,先去看已經整理好的文檔,想要學習一下。結果慢慢就看進去了,這跟一個個小故事似的,讀起來還挺有意思。




等到李承乾回過神,天都已經擦黑了,到了下衙的時辰,原本肅穆的中書省氣氛也活躍了不少,官員們三三兩兩往外走,主書走進來問:“殿下,你們整理得怎麼樣?”




“咳……”李承乾尷尬地咳了一聲,板著小臉一本正經道,“我們先學一下,磨刀不誤砍柴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