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04 章

李世民動作很快,短短几個時辰就調集了足夠的材料給工匠,讓他們繼續製造火炮和彈藥。




之前那七架火炮和三十枚彈藥也要儘快被送往前線,正好李世民要增派李靖前去支援,可以一起帶過去。




“有了火炮,我們便不必那麼被動了。”如果之前只能在長安看著大唐被按在地上摩擦,現在他們就可以試著摩擦突厥了。




李世民摩拳擦掌:“要不我還是御駕親征吧?”




“不可!”魏徵反應極快,“聖上安危非同小可,不可兒L戲!”




“朕也是為了戰事考慮,突厥勢如破竹,連破大唐數州,將士們只怕士氣不高,朕親自前去,定可鼓舞士氣!”李世民義正言辭,“朕不帶兵衝鋒,只留在城中便是。若豳州再失,突厥也就兵臨長安了,屆時我在長安還是在豳州,又有什麼區別呢?”




區別可大了!如果突厥果真打到長安,皇帝帶領大家守城,和皇帝是人家的俘虜,這二者能一樣嗎?




況且他們要怎麼相信李世民能說到做到,真的不去帶兵衝鋒?這兩年李世民在京城都憋壞了,到了戰場上還不得撒歡?到時候只怕誰也攔不住。




魏徵黑著臉:“不行!”




房玄齡、杜如晦等人也勸李世民。




李世民心裡苦悶,他不就是想第一時間看看這火炮用在戰場上是什麼效果,看看突厥那幫鱉孫會被嚇成什麼樣,好出一出惡氣嗎?怎麼就這麼難呢!




李世民乾脆耍賴:“那你們說豳州的士氣怎麼辦?”




這也確實是個問題,眾人面面相覷,還有人看向了秦王舊邸方向——未必非要當今聖上御駕親征,前任聖上也可以吧?




杜如晦趕緊按住那人肩膀,阻止他胡思亂想,讓李淵去是萬萬不成的,且不說世人會如何看待李世民,只說李淵被迫退位沒多久,現在未必沒有旁的心思,萬一與突厥勾結圖謀些什麼,那才真是引狼入室呢。




這時候李承乾舉起小手:“阿耶,讓我去豳州吧。”




眾人齊刷刷看向李承乾。




李承乾拍著小胸脯說:“我是太子,我也可以鼓舞士氣,讓我去吧。”




李世民想也不想就拒絕了:“不行!”




李承乾:“為什麼?”




哪有那麼多為什麼?李世民自己不怕危險,卻不可能將李承乾置於危險的境地,其他人也不答應,雖然太子親征確實是個好主意,但誰讓李承乾太小了呢,誰能忍心讓他上戰場啊!




“可是我們火炮不多,每一枚都不能浪費,他們算角度都沒我厲害。”李承乾眨眨眼,“我不會有事的……”




有七十八郎保護他,他不會受傷的。




不管李承乾怎麼說,李世民就是不答應。當然李世民想御駕親征也不行,主打一個誰都別想去。




再想別的辦法鼓舞士氣吧!




第二天,李世民送李靖大軍離開長安,握著他的手道:“卿定要保全自身,回來與我




細說突厥如何被炸的!”()




李靖:……是!




?千山不關提醒您《[唐]今天也在努力當太子》第一時間在[]更新,記住[(()




“去吧!”李世民依依不捨,“朕在長安候君凱旋。”




李靖大軍浩浩蕩蕩出發了,沒人注意到有個小尾巴遠遠跟在後面。




直到行軍兩天後,大軍已經走出五六十里,斥候才發現有輛馬車一直跟著他們,立刻回去稟告。




副將李績(原本叫李世績,李世民登基後,為了避諱李世民的名字,改成了李績)得到消息趕去查看,透過馬車的玻璃窗,就對上了幾張熟悉的臉。




李績:“……太子殿下,您怎麼會在這兒L?”




“我們要出去玩,正好和你們順路。”李承乾面不改色地說。




李績:“……”他看起來像是會相信這種話的人嗎?




一刻鐘後,李靖被快馬叫來,就見李承乾幾個安安分分坐在馬車上,看上去一個比一個乖巧可愛。




李靖:“……你們這兩天一直跟著我們?”




李承乾搖頭:“不是跟著你們,我們出去玩,只是跟你們順路而已。”




李靖默然片刻,扭頭問斥候:“你們一直沒發現?”




斥候立刻躬身請罪,李承乾脆生生道:“不怪他們,是我們太厲害了!”




李靖:“……”




“杜荷跟著姑母學兵法,姑母都誇他厲害!”李承乾說完,就巴巴看向杜荷。




杜荷心領神會:“承乾五歲前就經常和秦王府的侍衛玩攻防遊戲,都快能出秦王府了,很厲害很厲害的!”




李承乾立刻美滋滋地笑起來:“所以李伯父不要怪他們了。”




李靖:“……既然太子殿下替你們說情,這次且先記下,下次若再出差錯,一併處置。”




主要是也不能全怪斥候,李承乾和杜荷說的這些事他也聽過,的確不同凡俗。




“聖上知道你們出來……玩了嗎?”李靖頭疼地問。




李承乾點頭:“知道呀!”




李靖鬆了一口氣,但又有些疑惑:“怎麼聖上不曾與下臣說?”




且不說李世民怎麼會答應讓李承乾去豳州,至少也該親手把兒L子交到他手裡,叮囑他好好照顧才是,可是出發前李世民提也沒提,也並無擔心之態,倒是惦記著看突厥的笑話。




“太子是親口告知聖上的嗎?”




“額,不是……”李承乾抬頭看天…車頂,“……我給他留了一封信。”




李靖和李績:“……”這熊孩子!




李靖趕緊打發人回京去給李世民報信,趁著現在還沒走太遠,儘快把人接回去。




李承乾撅嘴:“阿耶為了豳州的事發愁,明明我去了就能解決大半,為什麼不讓我去?”




這個李靖也不好說,無論李世民做出怎樣的選擇都可以理解,但他絕對不能私自將李承乾帶去前線,還是堅持讓人去報信。




李承乾撇撇嘴:“你們不讓我去,我就自己去!”




李靖對此充耳不聞,既然被他




()發現了,就不可能再讓李承乾溜出去。




他帶李承乾回紮營的地方,叮囑道:“殿下的身份最好別叫人知道。”




李承乾明白,他一直跟著也就罷了,如果要回去,讓將士知道他的身份反而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