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山不關 作品

64. 第 64 章 打算

施粥雖然麻煩瑣碎,但並不是什麼危險差事。饑民餓得久了,頭暈腳軟,根本鬧不起什麼事。只要做好規劃,讓大家都能吃上飯,就沒人和主家作對。




鬧事只是極少數的情況,比如現在。




鬧事的是個人高馬大的青年,不過因為餓了許久,現在也只剩一副骨架子了。大約是看前面排隊的人太多,焦急之下想要往前插隊,前面的人自然不肯,推搡之間就鬧了起來。




楊縣令早有安排,衙差立刻上前將人分開,青年也被制住了。但饑民的情緒已經被挑動起來,排在後面的饑民明顯很不安,紛紛問衙差今天有多少粥,能不能輪到他們。




衙差支支吾吾說不出話來,眼看饑民們神色越發不對,楊縣令站出來大聲道:“今天新來了很多鄉親,本官知道你們的日子不好過,但其他人卻是要靠這點稀粥活命的。你們也看到了,今天的粥和以前一樣,沒有粥也沒有蛋,可能還不如你們自家的好。不缺這一口吃食的鄉親們,這就先回去吧,讓出一碗粥,就是救了一條命啊!”




人群嘈雜一會兒,陸續有二三十人從隊伍中出來,紅著臉行了個禮後匆匆離開。




楊縣令繼續說:“本官承諾,今日之事絕不追究。”




又有幾個人聽了這話之後走了。




之後楊縣令又勸了幾句,但只有廖廖幾人站出來,至少還有幾十人在裡頭混水摸魚,怎麼說都不肯聽了。




楊縣令嘆了一聲:“艱難困苦出刁民啊。”




這年頭大家日子都不好過,在家吃的也好不到哪去,來都來了,即便沒有昨天的厚粥和蛋肉,蹭一點糧食也是好的,好歹能給家裡省一些。




楊縣令早有預料,只是不死心想要試試,結果果然不出所料。




他也不能將人強行趕走,因為無法判斷誰是混水摸魚,誰家是真的斷糧了,強行趕人更容易激起民怨。




只是如此一來,少不得就得鬧上一場,而不論饑民是否可憐,一旦鬧事都要按律處罰,那時他們才是真的活不下去。




果然饑民們見連縣令都勸不動那些人,恨得眼眶都紅了,一個個虎視眈眈,只等有人帶個頭,就要把這些害他們的人扔出去。




一個青年饑民伸出手,就要拉排在他前面的百姓……李承乾甩開楊縣令拉他的手,噔噔噔跑過去,脆生生喊:“胡三叔!”




李承乾還記得胡三,這是一個爽朗的青年,也很勤快能幹,本來家裡日子不說多好,但也過得下去。可惜妻子生了重病,胡三變賣家產給她治病,命是保住了,一家人也淪為了饑民。




昨天太醫義診,胡三帶著妻子來看診,孫思邈給她開了藥方,說吃上幾天就能大好。胡三還很高興,說等開春活多了,他就去城裡找短工幹,日子會慢慢再起來的。




李承乾仰著小腦袋問他:“胡三嬸有按時吃藥嗎?病有沒有變好?”




胡三一愣,伸出去的手也不動了:“吃藥了,病也好了一點。”




李承乾一本正經地叮囑:“那你等會兒早點回去,她還在家裡等你呢。”




胡三緩緩收回了手,是啊,他不能衝動,他不是孤家寡人,還有妻子兒女需要照顧。




李承乾如法炮製,又勸服了其他幾個領頭之人。竟是清楚記著每個人的名字和情況,叫楊縣令感佩不已。




領頭之人被暫時勸住,饑民們也稍微冷靜了些,但吃飯問題並沒有解決。有人求李承乾:“小皇孫,您能不能和官老爺們說一聲,給咱們多煮一點粥啊?”




李承乾搖搖頭:“不行噠,規矩不能破,否則要全亂。”




饑民們面露絕望,如果連小皇孫都沒有辦法,他們豈不是隻能等死?




李承乾想了想說:“你們前幾天幫了我大忙,我請你們吃好吃的吧!”




饑民們一愣,驚喜之餘又不敢相信:“我們什麼時候幫過您的忙了?”




“第一天的時候吖!”李承乾說,“先生讓我們寫一篇作業,題目是雪對百姓生活的影響,你們告訴我好多東西,我要謝謝你們。”




饑民們這才恍然,有些不好意思:“我們只是隨便說說,當不得小皇孫的謝。”




李承乾打發侍衛去買糧食,也不用特意進城,附近就有村莊,跟村民買些肉蛋,再從寺廟買些米麵就可以了。




饑民腸胃弱,吃不了大魚大肉。也就是昨天已經吃了些肉和蛋,否則今日還不能多加呢。




李承道一直白著臉在旁看著,他本來不明白怎麼回事,但聽了楊縣令的話,也知道此事與自己脫不開干係。此時上前道:“讓我的人去買吧。”




他想著李承乾都已經把事情解決了大半,他好歹也得做點事情,也得把錢出了才好。




李承乾拒絕了:“叔叔伯伯伯孃嬸嬸們幫了我,我要請他們吃飯,堂兄不能插手!”




李承道:“但此事與我……唔!”




楊縣令顧不得尊卑,捂著李承道的嘴把他拉走了。




這傻孩子誒!都說了不能壞規矩,多煮一鍋粥是壞規矩,上位者請領不到粥的饑民吃飯就不是壞規矩了嗎?




誰都知道這出是為了解決饑民暴動,但李承乾請這些人幫過忙,有一個名正言順的理由,後續不會太難處理。若換成李承道,誰知道又會鬧出什麼事端?




把李承道帶到隱蔽一些的地方,保證即便他再突發奇想,說出的話也傳不到饑民耳朵裡,楊縣令這才放心。




李承道的侍衛狠狠瞪著他,楊縣令只是無語地翻了個白眼,經過這一出他也算放飛自我了。




只是不免感慨,同樣是皇孫,同樣是長安有名的神童,怎麼李承乾和李承道的差距那麼大呢?




一場硝煙消彌於無形,李承乾帶著領不上粥的饑民到旁邊去,有百姓想要混水摸魚,李承乾拒絕了:“我不請你吃飯哦。”




“為什麼?”這人可憐巴巴,“我家裡很窮的,昨天就沒米下鍋了。”




李承乾:“你吃不起飯可以去領粥,我只請幫助我的人,你沒有幫過我啊。”




這人一愣,沒想到李承乾真的只請幫過他的人,記憶力還這麼好,只能灰溜溜地走了,粥也不領了,直接回家去。




眾人大笑,又有排在前面的人說:“小皇孫,前日我也和您說話了,吃飯算我一個嗎?”




李承乾點頭:“當然算你啦,陳六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