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恪李舒婉 作品

第231章 連傳十二道旨意,崩潰的李景仁


  崔鳴覺得,他說得夠多了。

  同為世家,他也不想看到兔死狐悲物傷其類,這種事情發生。

  “李兄,告辭了,後會無期了。”

  李景仁:“……”

  崔鳴現在是意氣風發,他崔氏雖然被諸多世家詬病,嘲笑,諷刺……但他認為,那是那些傢伙們,吃不到葡萄說葡萄酸。

  搭上蜀王這條線,雖然會付出一定的代價,但長遠看來,這是最利於家族發展的。

  一家之主,沒有大的格局,長遠的眼光,是成不了大事的,他大哥雖然有些瘋癲,但眼光超前,給了他極大的啟發。

  大唐建國不到二十年,兩代君王均是賢明,尤其是當今陛下,人品方面有待商榷,但卻是一個極為合格的帝王。

  至於接班人,不管是大隋還是大唐,前輩們已經為後人樹立了榜樣,那還有如今太子什麼事?

  單看蜀王這個老三背後的勢力就能判斷出來。

  有時候,精準的預判,也是一種能力,能改變一個人的命運或者家族的將來發展潛力。

  世家幾百年的發展史,經驗告訴他,面對國家風雲,需懂得進退和審時度勢。

  在整個華夏曆史中,最有地位的,歸根結底,還是皇室,其次是朝中大員。

  你一介世家,別管你做的有多大多強,不管是培養了多少官員,做出了多大的貢獻。

  你只是一介世家,在國家機器洪流面前,小如螻蟻,微不足道。

  你永遠都不可能住在皇宮,或者前往皇宮,可只要是州級官員,那都是有機會進入皇宮,面見陛下,在朝堂上指點天下。

  但凡有點政績的,那都會被寫入史冊,青史留名,但不曾見過,哪個世家被載入史冊,載入史冊的,都是臭名昭著的反面人物。

  至於皇家也會換人,那既是歷史發展的規律,也是皇家自己作孽,耗盡了國運。

  如此,才使得他們世家有機可乘,推波助瀾,打破格局,重新分配資源。

  崔氏經過了幾百年,歷盡大劫大難,但總能在劫難中堅挺下來,也是總結出了幾條世家生存的規律。

  正如蜀王殿下說過的那句話:世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

  人在該硬氣的時候硬氣,那會迎來民眾的喝彩。

  在不該硬氣的時候硬氣,那隻能是自尋死路,還會被人落井下石,遺臭萬年。

  但這是崔氏的傳家寶,他是絕對不會對李景仁說的。

  李景仁聽完崔鳴的話,也是陷入了沉思。

  “阿彌陀佛,李施主,老衲也就不打擾了,這就告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