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三意 作品

第232章 if線(三)

武安侯對嫡長子仕途心有成算。

可以說,幾乎是從沈廷鈞出生那刻起,他人生的所有規劃,便都在武安侯的預算中。

武安侯也當真給嫡長子安排了一條通天的捷徑——先做太子伴讀,繼而科舉出仕,然後憑能力與多年朝夕相伴出的感情,得帝王信任並委以重任。

上輩子,沈廷鈞自然是不介意遵照著父親的安排走的。事實上,武安侯隨早逝,但沈廷鈞的仕途,卻幾乎都是按照父親的預演在前進。

但今生不同了,他有了更重要的抉擇。也有了更緊要的,要去做的事情。

久經宦徒的沈廷鈞要說服父親,自然不是一件難事。

事實上,武安侯雖然對於他的貿然決定心中不滿,但兒子素來主意大,這次考量的也確實周全。既然他有心外放,那就放他出去。左右他正直壯年,還可以將侯府撐上二三十年。

武安侯到底是頷首同意了兒子的提議。其實如今他不同意也沒辦法。畢竟事情既然鬧到他這裡,隆慶帝和太子哪裡必然更早一步得到信。

為人臣子,要言而有信,可更重要的是要不畏艱難險阻為帝王盡忠效力。

說出去的話潑出去的水,斷然沒有收回來的道理。不然,滿朝文武之後要如何看待子淵?隆慶帝和太子又要如何看待兒子的出爾反爾?

武安侯點了頭,但外放的事情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安排好的。

沈廷鈞到底是太子伴讀,還承擔著太子府裡的一些差事,這個自然要早些做好交接。

再來,他在六部輪值,如今其餘五部都走過,只差工部還沒轉過一圈,自然要功德圓滿了,才好離去。

最為重要的是,沈廷鈞這次是有目的的外放,他要到晉州去。而晉州因是書商之地,學習氣氛濃郁,百姓被教化的也好。這就導致,這邊的官員很容易出政績——也就是說,這邊的官位比較搶手,何時能空出一個合適的位置給沈廷鈞,那真不好說。

鑑於這種種,沈廷鈞外放的事情就擱置下來。

他面上若無其事,每天上衙下衙,甚至在工部輪值過,還按照隆慶帝的吩咐,又去督察院和大理寺走過一圈。

因為與三司有關的事情,沈廷鈞都太熟悉了。而官場這一套,他又早就精通其中的章法,這就導致,到了他手裡的事情。總是能最大程度的被處理好。

長此以往,隆慶帝愈發捨不得放人了。為此還在與皇后共進午膳時說:“有子淵在側,朕省了大力氣。這小子,不知道是之前藏拙了,還是如今開竅了,朕使喚起來,竟是比那些閣臣還順手。”

順手且罷了,關鍵這小子事兒做的漂亮,還不居功自傲,就真的謙遜又有能力。這樣的人,就是再有十個八個隆慶帝也不嫌多。如今既沒有那麼多,可有一個子淵也是好的,偏子淵今天又詢問他外放的事兒……

隆慶帝一時間就覺得,似乎連面前的飯菜都不香了。

他與皇后道:“這都過了一年了,他這心意也沒改變。罷罷罷,既他想去,那就讓他去。”

皇后聞言這才開口問:“可有合適的位置?子淵可有想去的地方?”

提及這個話題,隆慶帝忍不住輕“呵”一聲。“那小子倒是沒仔細與朕說過,想要去哪裡任職。只朕聽晟兒說,子淵沒少折騰與江南幾個州府有關的書籍看。他看的最多的是晉州的書籍,似是想去哪裡。”

皇后輕笑:“那陛下乾脆好人做到底,這次就成全了子淵吧。”

隆慶帝又哼哼,但哼哼過後也嘆口氣說:“成全他也好,總歸是在咱們膝下長大的,和咱們的孩子也差不到哪裡去。他要離家了,咱們總的為孩子做些什麼,那就順了他的心意,放他到晉州去闖一闖。”

隆慶帝定了主意,很快吏部就傳來了明確的旨意。

沈廷鈞被擢升為正四品晉州通判。

正四品,這官職看似不高,在朝中也不起眼。可若是放在地方上,那也是文官中數一數二的存在了。

且別看沈廷鈞如今才正四品,可他本人卻還不到弱冠之年。年僅十九歲而已,還能稱得上一句風華正茂的少年郎。